阅读历史 |

45命名(2 / 2)

加入书签

这时“拜观音”的痛觉犹未消散,气得晋王想找秦王打一架。

小时候跟二哥拌不完的嘴、打不完的架,好不容易熬到成年摆脱二哥、娶了媳妇,媳妇又是个嘴皮子利索、打人不手软的主儿。

不过姓谢的么……他愿意让着她点。

皇帝给晋王嫡长子取名“济?”,另公布已经写好的排辈诗。

东宫位下:允文遵祖训,钦武大君胜。顺道宜逢吉,师良善用晟。

秦王位下:尚志公诚秉,惟怀敬谊存。辅嗣资廉直,匡时永信?。

晋王位下:济美钟奇表,知新慎敏求。审心咸景慕,述学继前修。

燕王位下:高瞻祁见佑,厚载翊常由。慈和怡伯仲,简靖迪先猷。

颁旨时徐达和朱棣伴驾,皇帝得意洋洋拿出一卷柘黄纸,笑道:“我连月来深思熟虑,百般考量,终于先给成年的四个崽做成了四首,你们品评品评。”

朱棣自幼学诗于宋濂,看了,觉得这诗不通。

徐达成年发迹后才请人传授诗文,看了,也觉得不通。

朱元璋:“怎么样?能不能流传后世?”

朱棣和他岳父交换一个眼神,异口同声:“能。”

徐达见东宫排辈诗里有个“允”字,不免起了心事。

皇子皇孙,便是将来的皇帝。皇帝的名字,需要避讳。

但将来承接皇位的嫡长孙取名“雄?”,不参与排辈,那似乎“允”字又不必避。

踌躇间,蓦然想起刘基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