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21天总会亮的(1 / 2)

加入书签

趁大家都去上工了,李枝念在家先处理馅料,把泡了一夜得红豆沥干水,放在锅里加上两碗水,大火烧开后,小火熬煮,看到红豆微微破皮,准备开花,就煮熟了。

煮熟的红豆,加入糖和少量清水,小火煮到糖融化,水分差不多收干,用工具压成泥,人工碾压的方式,导致豆沙没有办法特别细腻,但是带有略微的颗粒感,反倒能使口味更丰富。

关火,加入少量黄油,搅拌均匀,盛出冷却备用。

绿豆也是同样的步骤,制成绿豆沙。

紫薯,去皮切块,上气蒸熟,出锅后碾压碎,因为紫薯已经比较甜了,所以李枝念只加入少量的白砂糖,将他们搅拌均匀。倒了半瓶牛奶拌匀,又加入了一小块黄油融化,拌匀。最后将紫薯馅料倒入锅中小火翻炒,炒至细腻不沾壁就盛出来。

至此,厨房里已经满是香甜的豆香味道了。三种馅料也都被揉搓成均匀大小的剂子,放在一边备用。

李枝念马不停蹄又开始制作外皮,低筋面粉玉米淀粉,鸡蛋,牛奶分别放入器皿中,搅拌成面团,均匀分成若干比馅料剂子略小一点的面块。将面皮擀薄,放入备好的馅料,收口用工具整理成方形。

开小火将制作好的糕点胚煎至六面变色。

看着漂亮的糕点,李枝念没有忍住,夹出一个糕点,切了一小块,尝尝味道。

“我先来尝尝味道!”李枝念自己说服自己。其实调馅料时,她每个味道都尝过了。但不管,实在忍不住。“嗯~真不错!”在心里给自己树了个大拇指,“真不愧是我!”

边包边煎,不一会就把材料全部做完了,还剩一点馅料,但是表皮没了,李枝念也就作罢,毕竟张姐的量已经够了,甚至还有得多。每个味道都做了40个左右。

李枝念把每个味道拿出五个出来,其他的趁着热气连同盘子一起放进了空间。为了这个生意,李枝念在空间里专门收拾了个角落,规划用来放刚做出来的甜品糕点。

另一边,刘桂玉下了工就直奔家里,推门进来了,见李枝念全部收拾好了,叹道,“枝枝你都做好了,我还想着早点下工回来帮你呢。”

“就几十个糕点,很快的,娘你尝尝味道!”

刘桂玉洗了手拿起一块,“真好吃,枝枝咋会做那么多新奇的东西!”

“吃过,琢磨琢磨,就会了,娘你吃过了,看过了肯定也能做出来!”李枝念避重就轻,顾左右而言他,辛亏刘桂玉没有深问。

“还剩了一些馅料,可以包成甜口的豆沙包,紫薯包,咱们自己吃!”

“好,娘明天就和面包包子!”

“这糕点要不要给舅舅他们家送一些啊?”

“不用,你刚开始做,还是别太张扬了,红旗大队人多眼杂的,就怕走漏了风声,还是少一些人知道比较好。放心,他们不会有想法的。”刘桂玉想了想还是觉得保险一点比较好。

第二天一大早,李枝念就起身准备。现在包装条件有限,现在人们在外面买东西也普遍不用什么包装纸,糕点就是用油纸包,其他东西都是顾客自己会带布袋来装。

但毕竟对方是送给母亲的生日礼物,李枝念还是在包装上花了点心思。

她把糕点用油纸包好,一种馅料包在一起,最后又把三个小油纸包摞成一叠用个大油纸包在一起,用丝带绑成一个可以拎起来的蝴蝶结。既好看,又便携。把包好的糕点再次放进空间。

李枝念背上了背篓里,在漆黑的早上,李枝念又一次踏上了去往县城的乡间土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