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41谢家小姐(2 / 2)

加入书签

沈三穿了身浅粉绣银丝花纹的男子交领袍,头发高高的挽在发顶用一根镂空海棠纹的玉簪固定,未施粉黛,恰到好处的碎发随着微风浮动。

她手拿折扇和一旁拿着翎扇妖冶俊美的男人有说有笑。

路过的人都忍不住回头多看两眼,皆被跟在两人身后高大勇猛的李行舟瞪了回去。

文来书铺的掌柜早早等在门口,憨态可掬一脸精明。

他把两个人迎进书铺:

“当家的,来看印刷机?”

沈三点头。

一路长廊假山,幽静美好。

谢宴戳沈三的胳膊:

“这是书铺?”

沈三点头。

“怎么搞的像后花园。”

“少爷有所不知,这都是当家的主意。

“咱们书铺后院极大,一共设了二十个小亭,每个小亭可以容纳三至五人看书。

“咱们京中学子很是喜欢光顾呢。

“这里不光可以赏景,还能看书吃酒,吟诗作对。

“最最适合那种清高不愿流连章台的学子们。”

自从进京,陈秋然给谢宴和谢沐白寻了宋文昌做夫子,这位祖上皆是帝师,宋姓就是先皇赏赐来的。

他和姐夫不敢怠慢,日日上学同夫子钻研治国之道。

昨日下学时,小北才支支吾吾告诉他沈三去了福来,这不是她第一次去,谢宴并没放在心上。

直到今日谣言传到他耳朵里,才急急给夫子告了一天的假。

阿娘退居之后,家中产业放心大胆的交到沈三手里,大姐也乐得做甩手掌柜安心养胎,五姐向来不喜欢生意上的事,只醉心绣自己的的婚服。

今日见到自家别有巧思的书铺对沈三的敬佩之意又多了几分,尤其是在见到印刷机的时候达到了顶峰。

两个圆柱形的滚筒,一个表面光滑,一个用机关扣住大小一样的字牌,对齐后将一张绢纸放进去摇动滚筒两边的把手,一张墨迹清晰,排版有序的报纸就出来了,相比较书本的印刷更加有趣。

沈三看着手里第一版的试验报纸摇了摇头,掌柜立刻凑上来:

“当家的有何指教?”

“每个版面的区域划分用不同的颜色代替。

“内容字体还是有些大,不要怕花钱,把手艺最精湛的刻字师傅都请来。

“可以再请一些擅长民间俗画的师父,每期报纸雕刻一些对应的版画上去。

“嗯......”

沈三沉思片刻继续道:

“绢纸的成本还是太高,普通的识字人家还是买不起。

“我们的报纸生意是面向全国百姓的,如果他们买不起,做报纸的意义就没有了。

“你说呢。”

掌柜点头:

“一份报纸用绢纸成本在三钱银子,算上人工销发足要五钱,七天发行一份新报,一月就要花费二十一钱。

“可是当家的,用最便宜的草纸价钱会不会太低了?”

“一份报纸五钱,只有一个人买。

“若是一份报纸一文钱,却有一百个人买呢。

“身在皇城的百姓对于信息来源不算闭塞,但是那些山高皇帝远的地方呢。

“现在好多地方都不知道新皇实施的减免赋税政策是面向哪些人的,全叫那些手里有宅有地的贵族富人占了便宜。

“新政之后,宋国的一亩地税收只要一两银,庄子上给农户们报的价格却是一亩地三两银。

“那多出来的这二两银全进了上面人腰里。

“有些人狠胆大的,只降个一两甚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