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48投机取巧(1 / 2)

加入书签

杨璨宇和张千文被送去大理寺的事儿第三日就出现在文来日报上,宋国上下举国哗然。

一时间关于盐务,阁老夹杂着一些淮王的传言在民间四起。

沈三捧着报纸津津有味的吃着李行舟从九王府那拿来的冰皮乳酪,笑的眉眼弯弯。

她唤来李行舟问道:

“这次的报道是新来的那位写的?”

文来上个月招了一位落魄书生,他躺在文来门口,衣衫褴褛正被掌柜撞见,掌柜好心的给了他两个白面馒头,那人索性就赖在文来不走了。

痞子一样整天看免费的报纸,一边看一边满腹嫌弃:

“日报是个好东西,可惜啊可惜。”

掌柜不悦:“你这书生吃我的住我的,怎的这般狂妄!”

“拿纸来,拿纸来!

“这报纸换我来写定能卖的比现下还要火爆!”

不多会掌柜抖着手中的宣纸叠的整整齐齐对身边的小厮道:

“去,去给东家送去,要快!”

就这样,文来如虎添翼收了个攥写文章的妙人沈国安。

后来宋毅见过他一面极不喜他,狂妄又目中无人。

只是他的文笔确实厉害,风趣幽默引人遐想,又能犀利的表达出重点,叫人一看就懂,极受欢迎。

官盐被换,盐商以自己的私盐被偷为由拒不配合上交国税,国家无可食之细盐。

又查到杨阁老最宠爱之孙杨璨宇和宋国最大的盐商勾结正在处理手中的一大批细盐。

细盐从何而来又为何着急出手用意不言而誉。

而杨阁老和孙子杨璨宇和淮王关系密切又早就不是什么秘密。

沈国安的这篇《盐否》在民间广为流传,一时间关于淮王的各种猜测也开始广为流传。

自从杨璨宇和张千文被抓后,杨世忠花白着头发佝偻着身子三更半夜等在淮王府后门空无一人的小巷拐角处想要见宋淮安一面。

可是老头足足等了一宿都没等到人,第二日一早就急匆匆的进宫求情了。

宋淮安打算弃了他的孙子保住自己的清白,杨世忠不是不明白,可那时宋淮安对他保证,一旦事发有的是人为杨家求情喊冤,把这件事全推在张千文身上。

可是自从九王爷休了谢家女后,整个谢家好像和淮王府也断绝了关系,甚是奇怪。

以往淮王的名声但凡有一点的风吹草动都会有谢家人自愿站出来为其正身。

可是这一次,关于宋淮安图谋不轨欲要谋权的谣言视而不见,没有一个人主动轻奏进宫的。

杨世忠一时间拿不准各方的想法,更是不敢直接去找抓他孙子现行的九王爷,只能硬着头皮求见皇上。

御书房外,杨世忠以头抢地:

“臣杨世忠求见皇帝陛下,臣孙杨璨宇被奸商所蒙,行差踏错,臣愿散尽家财补上盐务亏空!”

他手中拿着奏折哭的两眼昏花,红肿不堪。

御书房里,宋毅刚把手中下一期还未发行的报纸放在宋祁的桌案上就听到杨世忠下跪磕头的肺腑之言。

两兄弟相视一笑,宋祁拿着报纸看的认真,一盏茶后:

“小九,你何时才能把这妙人娶回府上。

“生个娃娃,皇兄也好早日把身上的担子卸了。”

宋毅嫌弃的看向宋祁,答非所问: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