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那乡下来的丫头,她不懂规矩(1 / 2)
麟城苏府堂屋,二房太太韩氏正拉着长房主母林氏嚼耳根。
“那乡下来的丫头,哪那么大的阵仗。从正门入便算了,大伯子竟还让我们全去迎接,怕是懿德都没这待遇。”
提及自己长子,林氏才有所动容:“好了,官人是觉着将她养在老家亏欠了她,才这般补偿。虽非我所出,好歹也是长房嫡女,这般进门也不失为过。”
韩氏依旧愤愤然:“她母亲未进门就生下她,生完后便跑了,不过一私生女,哪称的上嫡女。”
“虽未进门,但她生母为空山圣女,也是在我名下,”林氏叹口气,“官人这般确实让人寒心,你我说说便罢了,别叫他人听了去。”
“可你瞧她那样,何尝将我们放在眼里,大伯子还笑呵呵夸她率真,也不知怎么夸出口的。”
林氏还在劝慰,苏意眠装作什么都没听到,缓步朝她爹的书斋走去。
一个月前,她见到父亲派来的马车,说要接她回府好生将养,弥补那么多年的亏待。
她自小随阿娘到沫城老家生活,随阿娘学女红,学知识。在收服老家的人后,阿娘开始教她毒,教她以针为武器。学有所成,阿娘带她离开沫城,走水路到邻国游学,爬高山见他国风华......
她们偶尔回到沫城,与家里守着的人报一声平安,又匆匆背上行囊,赶往下一个地方。
这样的日子持续了几年,直到那一日阿娘和她说,要去麟城处理事情。再回来,人奄奄一息,没多久便离她而去。
阿娘临走前让她安心在家读书,不去查死因。即便要查,也等三年后。
她点头答应,闭门不出,为阿娘守孝三年。
如年三年已过,她也该去见见那繁华的都城,瞧瞧那里是如何做到,她阿娘去了一趟,回来便没了性命。
离开沫城前,她派人先去查线索,三年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刚好可以掩盖一个人逝去的真相,也足以让人忘却离去的这人。
她简单收拾包袱,带上几人,出发麟城。
走了半月有余,才到麟城城门。早听说快到的苏父,拉上一大家子在正门迎她。
拉开帘子下车见到那群人时,她竟生出自己是出门在外的游子,如今满受期盼归来的念头。要不是自己亲爹背后几人怨怼的眼神,她就真信了。
初来乍到,她也只凭感觉认出自己的亲爹和老太太,至于其他人,她是真认不出来,便随口打了声招呼,早早去了自己的院子。
一直到晚宴,她才从父亲口中把这些人认全。
因老太太还健在,兄弟二人便没分家,她父亲为长子,因身处要职,便当家负责一大家子开源进出,林氏为主母管理家中大小事务。
她依次叫了人,自然也没忽略指责她“没将她们放在眼里”的韩氏,这罪名来的莫名其妙。
来这几天,这群人对她的不满肉眼可见,这不,还撞见说自己不好的话来。
但要去和她们论个是非,她也没这个闲心。
阿娘只在十几年前在这里住过,要找出她剩的东西,她得把苏府上上下下全部翻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