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53醉卧晓星河,梦回淮安城(1 / 2)

加入书签

长公主含笑扶她起身,拉着她的手道:“不必多礼,快让姑奶奶瞧瞧,哎哟!真是出落得越发标致了。上回见你,你才到这儿,”她眼含热泪,在腰间比了比,“怎么一转眼,竟是比我还高了。”

另一位正是她的老师,沈忆卿,古往今来最年轻的状元,年仅十七便夺得了她那一届的魁首。

沈忆卿转过身,从容地行了一礼:“见过公主殿下。”

上官伊离颔首再回礼。

随后沈忆卿又对长公主道:“多谢殿下慷慨相借,待臣阅毕,定当完好奉还,今日便不打扰二位殿下叙旧了。”

长公主抬抬手,笑道:“这些古籍能得沈先生青睐,是它们的荣幸,不必急着归还。沈先生阅书心切,本宫就不多留了。”

沈忆卿行礼拜别,抱着一卷竹简离开了庭院。

长公主牵着上官伊离的手,带她进屋,请她坐在了罗汉床上,又侧首吩咐下人去泡一壶最好的茶来,自己也坐下了。

上官伊离瞥见炕几上的那本书,愣了愣。

长公主顺着她的视线望去,眼中闪过一丝懊恼,略显慌乱地将其收了起来,边收边道:“你这孩子也真是的,既是早回来了,怎么不回家?你当初失踪,你父皇母后不知哭了多少回。”

上官伊离只是笑笑。

“明月也是,”长公主嗔怪道,“这么大的消息,她小小年纪竟也藏得住。”

既已经坦诚,上官伊离也没什么好瞒的:“姑奶奶别怪她,是我不让他们说的。”

长公主叹了一声:“我哪舍得怪她呀,就是这孩子总不着家,我都好几个月没见她了,她啊,是一点不想我这个母亲的。你才从苍州回来,见过她了么?那边打了几回,也不知她受伤没有。”

“姑奶奶放心,”上官伊离笑道,“阿泽和十三会照顾好她的。”

“我知道,要不是有他俩在,我怎会放她出去。”长公主舒了口气,也笑道。

二人话了话家常,之后上官伊离便回了宫。

又过几日,皇后带着她去了莫府。

莫府没什么人走动,极其安静,落针可闻。

“这几年你小姨的病情不太好,我同莫大人商议过了,不将你回来的消息告知她,你远远看上一眼便好。”皇后嘱咐道。一踏进莫府,她眼中染上了哀愁便愈发地浓烈。

正说着,莫洵与迎出来,向皇后行了礼。

上官伊离也顿首道:“姨父。”

“离儿来了,”莫洵与露出淡淡的笑意,“你别见怪,医官说你小姨不宜再有过大的情绪波动,你当初失踪时,她就险些没挺过来,若是让她知道你回来,难保她不激动,我有私心,便做主不让你们相见,委屈你了。”

她的小姨阮时竹在她失踪的前一年突然发了病,卧床不起,谁也不知缘由,查不出病因。那时神医也来看过,依旧没什么结果,只开了张药方,勉强吊着一口气。

上官伊离见了姨父有些心虚,毕竟之前用的是莫氏的身份,闻言她点点头,道:“阿离明白。”

三人一道去了后院,进了内屋,上官伊离在屏风前止了步,没有随皇后和莫洵与往里走。

她站在屏风一侧,看着床榻上那人憔悴的面容,不由得心中一痛。

在她小的时候,小姨时常带他们几个孩子出城踏青,上树掏鸟,下水摸鱼,放风筝,踢蹴鞠,她比他们这些天性爱玩的孩子还要熟练。

可这会儿,她那活泼好动的小姨竟躺在病榻上,无力地靠着隐囊,面色苍白,毫无生气。

这么多年,她都是怎么熬过来的?

莫洵与上前,弯下腰,温声道:“时竹,皇后娘娘来看你了。”

“入夏了,怎么还穿这么多?”皇后坐在床边,帮她理了理衣领,满脸担忧。

“屋里冷嘛。”阮时竹笑了笑,声音很轻,“姐姐是大忙人,好些日子没来我这儿了,是不是在外有了其他妹妹?”

“胡说什么呢,”皇后嗔笑道,“我可就你这一个亲妹妹。”

见她笑了,阮时竹又道:“不过,那几个孩子,我还真有段时间没见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