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第15章(2 / 2)
“三生教育”是云南仅有的教育理念,生命、生存、生活,先得保障生命,才能拥有生存的资本,最后才是不断改善生活。
天灾和人祸哪个更令人悲痛,没有人能说出正确答案,但是毒品的侵害确是深深刻进每一个云南人的心脏。
“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倡议下很多游客来到云南旅游,游赏了云南的风花雪月和民风习俗,却有部分外省游客在网上说云南人的“冷漠”,不,这不是“冷漠”,这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意识。
云南人活得悠闲自在,生活意识却不随便,他们从小就被灌输不随便和陌生人说话、不随便吃陌生人给的东西、不随便跟陌生人走。
这是北方没有的,提起北方,多是热情好客、爽朗大方,谁家孩子丢了都会有大人好吃好喝照顾好,谁吃饭没带钱直接白送你一碗,路上认识个投缘的人那就一起喝顿酒吧……
而这是云南没有的。
招待室里的气氛降至冰点,窗户大开却好像空气稀薄得喘不上气,主编的话不断冲击着每一个人的心灵。
西堂不得不抽了根烟,打火机的声音惊醒了其他人。
他问:“吸毒的呢?”
主编调出数据:现有吸毒人员从2023年的8.1万名下降至目前的7万多名,戒断三年未复吸人员从2023年的23万名上升至目前的24.29万名。
“三年未复吸”几个字触目惊心。
不是彻底戒断,只是未复吸,并且是三年,短短三年。
“戒毒成功的人多吗?”沈弋用尽力气问出。
“很少,非常少。”主编实话实说。
戒毒成功的人几乎为零,所有吸毒的人会一辈子复吸,毒瘾深入骨髓,在一些细小、轻微的动静下提醒你,一声轻微的打火机的声音、用来做面食的淀粉、烧焦物品散出的细小白烟、贩毒人员的一句“来点吗”……这些都会让吸毒人员想起吸毒的极乐快感。
沈弋听到这无端地想起一部经典香港影片,叫《门徒》,吴彦祖饰演缉毒警察,在最后的镜头,他出于不理解为什么这么多人堕入吸毒的歧途,他便想要试试看,幸亏小女孩的出现打断了他,但也许,也许在以后,想试试的邪念会一直伴随着他,他没有吸毒,但却变相有了毒瘾。
有些东西是生而为人永生永世不能尝试的,忍住那点作祟的好奇心。
沈弋好像知道他的下一部作品如何创作了。
他们想请报社全体吃顿饭,但被刚正不阿的主编拒绝了,告别主编后回到车上,西堂让沈弋点个下午茶送到报社,沈弋晃晃手机竟是已经点好了,两个人不免相视一笑。
沈弋想,不会有人在听到云南的这些血泪故事后扭头就忘,这些事会被铭记于心,不断复诵传播,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人知晓不一样的云南,远离毒品,珍惜生命。
中午不怕死地去吃了锅菌子火锅。
店里全都是外省人,老板嘿嘿一笑说:“云南人不吃菌子火锅。”
丰继不明白,问:“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