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26第二十六章(2 / 2)

加入书签

“在阿兰姐姐一事上,我与世子是同盟。”慕容莲笙抱着菜包起身,修长的手指挠了挠菜包的下巴,菜包发出满意的呼噜声。

次日早朝。

“陛下,微臣有本要奏,翼州西山山匪猖獗,聚集成伙,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微臣的弟弟,泸县县令,一月前递了折子,可二位丞相迟迟未提及此事。”

身穿深绿色官袍的小官红着眼,充满恨意的双眼盯着最前方两人:“昨日来报,泸县县令已被山匪所杀。敢问两位丞相,是要等乱臣贼子形成燎原之势,杀入京城,您二位才肯出手吗?”

这话如晴天劈雷,劈得朝堂之人一个措手不及。

打瞌睡的大臣没了睡意,按下上报的本子,与欺瞒圣上无异。

小事也就罢了,一城县令被山匪所杀,还是在紧邻京城的翼州。

虽然这人有夸大其词的嫌疑,但仔细想想,山匪作乱一方,形成势力,未必不敢攻入京城。

两位丞相,不给圣上一个交代,要完蛋。

魏相一副无所谓的样子,折子又没到他手上。

苏相面色不悦,这六品小官从何而来。

廖丰羽叩首:“此等匪情,虽非国之大患,却关乎陛下之仁德,百姓之安宁,实不可轻视。臣恳请陛下派兵剿匪,还百姓安居乐业。臣廖丰羽,自知没有杀敌之勇,但愿作前军,探查敌情,誓死以报陛下之恩德。”

苏相刚想开口。

又有人先她一步发言:“臣愿领兵前往。”

“萧世子。”

“怎么会是他。”

“他竟管起朝堂之事了。”

对于清冷孤傲、一向不问世事的萧世子,竟要领命剿匪?朝臣望向殿门外,今个儿太阳没打西边出来啊。

苏相不用脚指头想,也能猜到是魏相和端亲王两个老东西算计她,躬身道:“陛下,西山之乱是微臣的失职,臣甘愿受罚。但尽快平定匪患是眼下的当务之急,臣举荐金吾卫将军卫安晏前去剿匪。比起萧世子,卫将军多年在外领兵更有经验。”

卫安晏还在思考萧北辰为何肯去,冷不丁被老狐狸点了名,扶着腰出来:“臣。”

魏相看热闹不嫌事大:“陛下,卫小将军伤着腰,如何能上马杀敌?还是让他在府里歇着,让府上小娘子好生照顾吧。”

卫安晏:“臣不知,臣府上何时有了小娘子。魏相,您老莫不是老眼昏花,爬了谁家墙头…”

魏相横眉倒竖:“黄毛小儿,大殿之上,岂容你在此喧哗。”

皇帝敲了敲桌子:“西山之事,朕定卫安晏为剿匪之行的主将、萧北辰为监军。廖丰羽,你乃司农丞,朕命你负责后备粮草之事。至于苏相,未及时上报匪情,闭门思过一月,罚俸禄一年。”

“臣领旨。”

散朝后,廖丰羽与自己的顶头上司隔着人群,遥遥点头。

*

苍凉曲调在江船上响起,月下七位少年端坐于甲板之上,船头前坐着位猫儿面具的少年,她左手快速拨动琴弦,右手琴弓不断来回拉扯。

一曲哀思,诉尽活者对死者的挂念。

“回到西山,万事听我安排。若有人意气行事,休怪我打断他的狗腿,送回京城当乞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