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锣鼓敲(2 / 2)
她抬起头来,看着元氏那保养得宜的面容,只觉十分刺目。
这十多年来的侯府主母,当得可还称心?
元氏不意被庶女这般盯着,当即皱了眉头,“想等你父亲?他夜半才换班回府,你就这般不孝还要扰他清净?”
“哪能呢。”崔黛归回道,目光收回时陡然顿住。
元氏左手边放着一册书。
《天工造物》。
崔黛归脑海中瞬间闪过前世的一件事。
联想起方才进门时遇到的那名小吏,崔黛归瞬间明白了。
原来是这样。
朝堂之上波云诡谲,储君之争由来已久,各派势力暗流涌动,其中数二皇子李瑾最具实力。
可前不久,嘉帝当着百官之面训斥了李瑾。
连着四年的削藩战争,国库耗尽一度发不出军饷。半年前泾源节度使攻克上京,嘉帝仓皇出逃,两相对峙之下嘉帝发布赦免旨意,直到年前叛军退回原籍,嘉帝才得以返回上京。
然而战乱过后,遍地孤民,怨声载道。
山河凋敝,百废待兴。如此时局自然过不了一个好年,朝臣莫不缩起脖子做人。
然而年关刚过的大朝会上,御史张士诚上了一道奏疏,犹如滚石入水,一石激起千层浪。
他在奏疏之中,怒斥二皇子李瑾无仁败德、穷极奢侈??,踩着百姓尸骨享乐。
一番查明,果然李瑾在别院大肆宴饮,笙歌不绝,余音绕梁三日不止。
于是嘉帝震怒,当即免去他的差事,不许进殿议事。
二皇子荒淫无度的名声也在一夕之间传遍上京。
所以他才急着往城外跑,欲在先蚕礼进献桑树,讨得太后欢心。
前世崔黛归并未过多关注此事,还以为崔御鸾当真是遇然救下二皇子,才得赐婚。
原来缘分是在这《天工造物》上啊。
想起后来二皇子突然之间扭转局面,重获圣恩,崔黛归都不得不佩服了,谁能想到这主意或许是崔御鸾出的?
思及此,她微微一笑,看着元氏手边的书,故意问道:“竟不知夫人还对工事建造有兴趣?我倒认识一位出身大皇子母族的姑娘,亦是精通工事器械,不若派人递张帖子,再借两本书来?”
太子之争中,大皇子可是李瑾最大的对手。
如若此法先一步由大皇子提出,李瑾此番再难翻身。
果然,元氏目光陡锐,盯着崔黛归犹如盯着一条毒蛇。
直到一声轻笑传来,她才发觉自己的失态。
崔御鸾目光柔和,嘴角含笑:“妹妹孝心可嘉,不过闲情野趣,何必牵动大皇子母族的人情?此事不必再提了。”
元氏端茶斥道:“胡闹了一宿,险些累及鸾儿名声,还不快回去?”
“是呢。”崔黛归轻甩帕子,阴阳怪气,“这就回去乖乖受罚。”
“穷山里来的野丫头!”
看着她扭着腰肢头也不回地出去,元氏恼怒,“从前只当是个乖觉的,如今竟愈发不敬我这个嫡母了!”
崔御鸾上前替她锤肩,宽慰道:“母亲息怒,她不过一介孤萍,草都不如,将来如何总是母亲说了算,又何必烦累自己?”
“罢了。”元氏拍拍她的手,“鸾儿说得对,她一条贱命却生得如此颜色,将来总是要为我儿做嫁衣的。”
此话露骨,崔御鸾手一顿,眼底多了一抹厉色。
连母亲都觊觎的好颜色,若日后被李瑾瞧见......
崔黛归出了主院一路疾行,到澄心院时,一眼便瞧见等在门口的小葱儿。
“快,往沛国公府上去一趟。”
崔黛归抓住他交代:“告诉张乐容,七夕鹊桥,就在今夜。”
小葱儿在沛国公府上关了一夜,才跟着自家姑娘回府,此时一听又要去,当即苦着个脸,“那府上饭菜也忒难吃,还是叫老张去吧!”
“你小子翅膀长硬了?老张是你能叫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