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10千金赏(1 / 2)

加入书签

元氏换好衣裳,领着崔御鸾匆匆赶至前院。

赵公公是老熟人了,见了元氏先是寒暄两句,转而问起崔黛归来。

元氏笑意一顿,笑道:“那个丫头从前在外野惯了,如今拘在府里学规矩呢。贵妃娘娘骤然赏赐,可是为着鸾儿入宫一事?”

花朝节过后,便是一年一度的先蚕礼。

按惯例应当在宫外修建先蚕坛,由皇后自玄武门出宫,领百官命妇一同前往祭祀先蚕,以劝蚕桑。

可皇后前年病逝,从前宫外的先蚕坛也在战事中毁损。嘉帝便下旨今年的先蚕礼由太后亲祭,为表隆重更是召令官员女数十人提前一月入宫,学习礼仪规矩之后,陪同太后完成祭礼。

太后一生未登后位,此事便是嘉帝向天下昭显太后的尊荣,而对于崔御鸾这等官宦女子而言,亦是荣耀。

元氏问着,从袖中取出一个厚厚的荷包,亲自塞到赵公公手中,“鸾儿眼看就要及笄,婚事还需仰赖贵妃娘娘......二殿下乃人中龙凤,听闻先蚕礼时,也会在太后驾前尽孝?”

崔御鸾闻言低下头去,面色微红。

她柔声道:“姑母回回如此厚赏,叫鸾儿如何敢当。”

赵公公却是敷衍地笑了下。

他重复问了一遍:“二姑娘可在?”

见元氏还欲推脱,索性直言道:“贵妃娘娘赐下,还要二姑娘亲自来领赏才是。”

元氏豁然抬眸,却见他面上只挂着淡淡的笑,神色不明。

“她......”

元氏的笑一时凝在脸上,疑心一时听错,“贵妃娘娘赏给......谁?”

话音刚落,崔御鸾忽而道:“妹妹今日在张府当众得罪了长泰郡主,此刻正在院中,无颜出来面见天使......姑母此时赏赐于她,不知是何意?”

赵公公听着,笑意淡了几分,“娘娘有赏,二位这是要阻拦?”

他跟着崔元仪一路从小小宝林走到如今的贵妃之位,从前微末之时不能从元氏这里得几分襄助,如今显贵,倒成了骨肉至亲。

“既然二姑娘不方便过来,那咱家过去一趟罢。”

元氏面色一白,想起崔黛归脸上的巴掌印,语气僵硬:“她、她有何不方便的......天使稍侯。”说着对元嬷嬷使了个眼神,“还不快让二姑娘过来!”

元嬷嬷心领神会,带了手巧会梳妆的丫鬟一同去。

元氏见此心中稍安。

只要给那野丫头脸上遮一遮,一副哑药灌下,眼下先将赵公公糊弄过去,等过后已是木已成舟,即便贵妃再如何,又岂会为着一个不亲近的庶女找她们母女的麻烦?

至于侯爷......无论如何,一定要先保住鸾儿的皇妃之位!不能让崔黛归毁了自己的名声牵连到鸾儿身上!

元氏目光一凛,攥紧了手中的帕子。

没料想等了一会儿,却是见到崔黛归躺在担架上被抬过来。

元嬷嬷跟在一旁,面色涨红,难看得很。

元氏看在眼里,浑身血液直冲头顶,这小畜生哪至于站都站不起来!

她忍下心头怒火,勉强笑道:“二丫头别闹,天使面前,可不能失了礼数!”

崔黛归却是低低咳了一声。

她躺着也不下来,只伸长了脖子露出那张被打成五指印脸,对赵公公虚弱道:“黛归才领了责罚,实在无力行礼,望公公见谅。”

听到她说话,元氏心头猛地一颤,她竟没被毒哑!

赵公公早知有鬼,却没想能到如此地步,这可是如今贵妃看重的人!

他面色冷了下来,看着元氏道:“贵妃娘娘懿旨,二姑娘德才兼备,灵秀机敏,替先祖扬名增辉,光前裕后,丕振家声。赏金三十锭,银五百两,另各色绫罗八匹。”

一席话下来,元氏唇色发白,不知是被冻得还是吓得。

她惶然问道:“先祖......增辉?”

可赵公公却未理她,只对着崔黛归柔声道:“今日张府宴上,二姑娘智勇卓绝,不畏强权。为祖宗声名敢与长泰郡主据理力争,这才令崔公的名声显露于世,重振朝野!此等纯孝之举,贵妃娘娘听闻后亦是十分感动,直言‘二姑娘乃我崔氏好女!’这才赐下诸物,望二姑娘万要保重身子,有何委屈只管直说,咱家会一五一十禀告娘娘。”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