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17少年郎(2 / 2)

加入书签

若非无知,便是胆大包天了。

崔溢也在席间,他自听到崔贵妃要崔黛归弹琴起,眉头就没松过。

起先他只觉元氏安排不当,这般场合,又去凑的什么热闹?

他一向低调做人,心中也无甚广大志望,对于家里的姑娘,只想令她们能顺遂一世,至于荣华,就同贵妃那压在头上的赤金凤钗一般,虽美丽,也累人。

虽这样想,他也只是稍稍不悦,并未太过担心,只是等到崔黛归那一曲《破阵》响起时,他才真正急了。

忐忑着听完后,他便一直心存侥幸地等着,期望没人敢在此事上刁难,结果却是嘉帝主动提及。

他放下筷子,正要起身,却听前方崔黛归已然开了口。

“陛下容禀,臣女身为庶女,又非京中长大,自小愚钝少出家门,于府外诸事更是一无所知。今日初临天子禁阙,心中惶惶,唯恐御前有失仪范、干犯天颜。故而悉事皆听从家中嫡母之命,不敢擅作主张,望陛下恕罪。”

崔黛归徐徐说来,却将元氏说得面色一白。

崔黛归此话真是歹毒至极!

朝臣尽皆在此,她身为嫡母哪敢公然反驳,说此事是她崔黛归推脱陷害?

岂非自己亲手将后宅失和,阖家不睦的弹劾折子递到御史手中?

只恨这丫头先开了口,竟狠狠将了她一笔!

嘉帝只怕要将此事记恨在她的头上了!

她脑子里嗡嗡一片,只剩下那句“嫡母之命”,一时间又恨又急,却想不出半句辩解的话。

最后呐呐半晌,才苍白着脸颤抖道:“臣妇......臣妇不懂战事,家中先生只知此曲激昂动人,这才教了二姑娘......”

崔贵妃听到,恨不得亲自下场去堵上她的嘴。

这笨嘴拙舌的蠢妇!

她勉强笑了笑,旋即轻轻拈起手帕去替嘉帝拭去额上的汗,柔婉笑道:“陛下适才饮了酒,臣妾唯恐伤及肠胃,陛下不妨吃块酥饼垫一垫?”

她说着便令宫女端来一碟核桃酥饼。

嘉帝见到,目光柔和下来,似乎颇为怀念。

他颔首笑道:“阖宫里也唯有你有这般家常手艺了。”

崔贵妃摇头,“臣妾能学到文德皇后一二分,已是满心足矣。臣妾今日去了趟娴水阁那边,想起文德皇后最爱牡丹,便从御花园挑了几株开得最好的姚黄魏紫移栽过去,希望文德皇后在天之灵也能闻见故所馨香,臣妾自作主张还望陛下恕罪。”

嘉帝将她的手握在手中,拍了拍,欣慰道:“难得你还记得她。”

却是将破阵曲之事揭过不提了。

为表荣宠,崔贵妃也令宫女为元氏以及崔黛归各送上一碟核桃酥饼。

看到宫女端过来的核桃酥饼,崔黛归却是目光一顿。

她今日入宫,似乎忘了一件顶顶重要的事。

前世她便是在花朝节宫宴上,处心积虑跑去冷宫见了六皇子李慎一面。

便是今夜!

那时的李慎,身为六皇子,也不过是一个可怜的少年。

衣衫单薄挂在身上,瘦弱的仿佛一阵风就能吹动,面上没有二两肉,一双眼却是湿漉漉的,瞧得人心疼。

比她还小一岁。

崔黛归当时见到他便心软了,不是因着同情心泛滥。

而是她知道,自己会利用这个瘦弱的少年。

更是因着,这堂堂天潢贵胄的少年,一见到她,竟柔柔喊了声:“姐姐。”

这声音有如小鹿惊慌,崔黛归听着,一颗心升起隐秘快意的同时,却又忍不住分出一半沉入谷底。

她微微蹙眉,睁着一双大眼睛看着他,“你便是他们说的六皇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