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53开先河(2 / 2)

加入书签

众人的目光不约而同落在了长公主肩头。

那里,正歇着一只青色的蝴蝶,蝶翅轻轻扇动,灵动翩然,却始终不曾飞走。

在这灯火通明的大殿中,一切都是金尊玉贵,只有这只蝶,显得那么梦幻。

“母妃,母妃!是母妃来看我了!”

长公主陡然爆发出一声凄厉的哭喊。

她哭得像个孩子,“太后娘娘,这是母妃想我们了,回来看我们了......”

话语间饱含思念,听者无不动容。

饶是太后,也愣愣看着她肩上的蝴蝶,说不出话来。

席间之人看着这一幕心思各异。

短暂的寂静过后,却是多了许多喟叹之声。

“恭太妃娘娘追封贵妃,这是感念陛下恩德,特来谢恩呐!”

“皇上恩泽四方,太后娘娘懿德慈厚,才有这太妃显灵,化蝶回报之吉兆啊!他日史官青笔,必成我朝佳话!”

“臣妾听闻太妃在时温和敦厚,同太后娘娘情谊深厚,如今这是放不下太后娘娘,回来一睹故人风采啊。”

“陛下此举福泽前朝后宫,臣妾等铭感于心,伏愿陛下万岁、太后娘娘千岁!”

......

殿内恭维声此起彼伏,颇有锦绣山河圣君明主千秋万代之象。

唯有长公主敛目垂泪,低头不语。

她的目光扫过腰上系着的香囊,轻轻阖上。

今日她的衣裳用百蜜香熏过,她腰间佩戴的,也是百蜜香。

崔黛归说,此香香气淡远持久,最能吸引蝴蝶。

等气氛高涨,众人齐呼万岁之时,她才身形微微一动,将肩头那只蝴蝶惊走。

然而下一瞬,那蝴蝶竟在众人目光中转过一圈,悠悠落在太后膝前!

这一落,便是先前假意奉承之人,都不由心中惊奇。

这......当真是太妃显灵?!

太后的面色变得激动而恍惚,她那副威仪凛然的架子终于露出一丝破绽。

昔日之事一瞬涌入脑中,争先抢后地上演着,直至定格在最后那一幕??

恭妃死前紧紧握住她的手,将年仅十岁的李襄儿托付给她。

那张缠绵病榻苍白虚弱的脸渐渐同眼前的这只蝴蝶交叠在一起。

恭妃她生前最爱穿的......便是这青色。

“宜姐姐......”

她颤巍巍喊出来,双手却是朝着身旁的嬷嬷宫女摸去,极力退避着什么。

直到双手都被人紧紧掺扶住,她急速跳动的心脏才渐渐平静。

“端成。”她紧绷着微微向后仰,以一种小心而不失强势的口吻说道,“这些年来,你过得如何?”

长公主听到此话,却不想顺着她说下去,一个劲地捏着帕子啜泣。

“......端成?”太后心中凛凛,却不敢在这轻轻一捏就能捏死的蝴蝶面前发怒,反而轻声唤道,“襄儿,你母妃惦念着这里的事,你哭做什么?岂非令她在天上也不安心?”

“太后娘娘......”

长公主终于抬起脸来,“实不相瞒,母妃前几日就常入我梦中,面色忧虑似有心事诉说......是女儿不孝啊母妃,因区区婚姻小事累得??”

“不就是驸马么?”太后白着脸打断她,“哀家另赐你一座宅院,同那驸马分开些也就是了!”

长公主闻言一顿,泣道:“太后恩典端成感激不尽,只是母妃梦中说挂念我,又言及太后,要我将这枚金簪交给太后,醒来时果然手中握有这金簪......”

她从袖中拿出金簪,太后见到后陡然一颤,打翻桌上杯盏。

殿内哐当一片,而后是死般的寂静。

太后丑态毕露,皇帝面色阴郁,所有人大气都不敢出??

到了此时,便是再蠢的人,也看出不对来。

太后脸色惨白无比,那枚金簪、那枚金簪......她便是用那枚金簪毒死恭妃的!

并且,到了此刻,膝上该死的蝴蝶竟还未飞走!

什么吉兆?这是恭妃来索命了!

她一瞬喘不过气来,却听长公主扬声说道:“母妃若在世,必不愿看到端成如此苦于婚姻,更不愿天下女子皆如端成这般受丈夫责打蹉跎!端成恳求太后,祛除恶习,惩治恶人,救吾辈于水火,开百年之先河!”

“当今律法,妻殴夫,无论丈夫是否受伤都要徒刑一年,如若丈夫受伤,对妻子量刑更要比普通斗殴者加重三等。然而丈夫殴伤妻子,却是减二等,即便打死妻子,也不过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