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37县主(1 / 2)

加入书签

一场宴会在这个计策面前,顿时变成了一场朝堂大会。

已经没有人关心贵女的表演问题,全部都开始关心起国家的经济问题,特别是那些贵妇和贵女们,平时哪里见过此等架势。

如今看到大家不遗余力地在发表自己的观点,甚至争得面红耳赤,各个都看得目瞪口呆。

朝堂的派系本就纷繁复杂,再加上百官之中也有真心为民之人,只是思想比较保守而已。因而在户部尚书几人发表意见之后,此后发表见解的官员如过江之鲫,越来越多。

“皇上,臣持反对意见。提高经济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我国幅员辽阔,地势复杂,普通百姓如何跨过这么长的地带去卖货?何况市场不是人说了算,百姓手中没钱,真会愿意买吗?虽说庄姑娘才智过人,但是她毕竟是女子,向来就没有女子能够议论朝政之事的,还请皇上重新考虑。”

说话的是一个身材魁梧的人,姓钱,是吏部尚书,官员的考核都出自他手,一般没有人愿意开罪他。

听说吏部尚书从来不看派系,而看政策是否切实提高百姓的利益,所以他前些日子可能站在户部尚书的对面,和他吵的不可开交。

今日就可能站在户部尚书那一边。

他为人迂腐归迂腐,但的确是忠臣,因而他的意见,皇上还是会考虑的。

庄雨眠听到前面还好,听到后面有点无语,怪不得别人说他迂腐,还真是。反对计策就反对计策,干嘛又搞女子不如男这一套。

裴颂安看不惯这一套,问道:“钱大人,请问您骑马吗?”

钱尚书不明所以,道:“当然骑马。”

“那您用马镫吗?”

钱尚书脸色涨红,沉默不语。

裴颂安见他沉默,心中了然道:“钱大人,庄姑娘发明的马上三件套也是根据实际情况才得来的灵感,也是凭借女子之身出言献策,若是没有这个马上三件套,骑兵的力量不会得到如此提高。”

钱尚书硬着头皮说:“那不一样。”

“怎么不一样了?归根到底都是献计策,都是为了国家好,何来干政?钱尚书的话未免有失偏颇。”

逻辑清晰,能言善辩,还真不错。庄雨眠欣赏地看向裴颂安,裴颂安暗中朝庄雨眠使了个眼色。

便继续说道:“还请皇上明鉴,忽要错失贤才良策。”

户部尚书见皇上有同意的倾向,继续谏言:“皇上,老臣一片苦心都是为了国家为了百姓。如若皇上坚持听信庄姑娘的,不若再听一听丞相的意见做决定。”

丞相为人严谨正直,不结党私营,一心只为国家。而且眼光毒辣,每次所推进的政策必定利于国家。但也有一个弊端,就是太过谨慎,以至于风险太大的政策,他向来都不参与。

然而今天却不一样,丞相一反常态地进行支持:“皇上,臣以为,此计可行。”

卢尚书听到丞相的话,脸都绿了,做梦也想不到丞相会支持庄雨眠。

现下皇上正高兴,他若再参一次,必定受到惩罚。

永胜帝龙颜大悦:“好,就听丞相的。那依丞相看,让谁去执行这个政策呢?”

丞相还没有说话,卢尚书急忙起来说话:“皇上,臣以为庄姑娘提出这个政策,想必心中必有方法,不若让庄姑娘去实行,效果一定不错。”

这政策看上去就实行不起来,庄雨眠就等着被治罪,裴颂安就等着被牵连,卢尚书恨恨地想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