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34第34章(1 / 2)

加入书签

两年后。

一九三七年三月。

南洋医科大学一切课程设置全部仿照北平协和医学院,一二年级集中学习基础医学,包括生理学、生物学、人类遗传学、解剖学、微生物学、免疫学、药理学……三年级,学生们进入临床学习阶段,到各科轮流见习,四年级,到门诊实习,五年级,到病房任实习医生。

三月十二日,是施辽入学第二年的小学期期末考试的最后一天。

最后一场考试是生理学,是所有课程中施辽们最为头疼的一门,偏偏这门课的主授老师安德森又异常严格,为了全面地考察学生,他特地将这门课程的期末考试时间设置为三个小时。

施辽放下书包走进入考场的时候,安德森正在翻阅学生的花名册。他是个异常热爱中国文化的美国老头,鼻梁特别高,平常喜欢穿长袍马褂,戴一顶瓜皮小帽,抬头看一眼施辽,红脸和蔼可亲:

“MissShi.”

施辽紧张地看着他翻开贴着她照片的那一页,开始提笔写字。医大每到期末,每一位任课教师都要对学生进行评议。评议的内容非常详尽具体,除了学习成绩,还要评估这位学生是否具备成为一位优秀医生的潜质??是否有从事教学科研的能力,言行是否得体,举止是否文雅、礼貌,仪表是否端庄……

而安德森时不时驻笔思考,显然就是在写对她的评述。

卷子一发,满教室只剩唰唰的写字声,安德森看了眼施辽甚为优秀的各科成绩,公允地给了赞赏性的评价,但在最后却又想起来什么,抬头看她一眼。

原来她就是那个因为脸色过于苍白,而被校方担心用功过度的女生。当时还是他跟着她的班主任,一起给她做的心理工作。

现在一看,这姑娘虽然依旧很瘦,但精气神很好,不爱说话,脸上永远都是温和舒服的表情。

这么一想,安德森又在“身体素质评估”那一栏写了pass.

铃声响起,大家或惶恐或沮丧,但交了卷子,一想假期已经到来,就又都激动起来。一位脸型圆圆的小个子女生走过来,问施辽:

“一起回南市么?”

施辽摇头,微笑道:“我过两天再回,今天先回我哥嫂家,近一些,方便。”

那位女生叫于自秋,是施辽的同班同学。她家几个月前也搬到了南市,和施辽一起坐车回去过几回,因此两个人都关系才近了一些。

“行,那我先走了。”

“开学见。”

“哎对,忘了问了,下个学期去美国参访的事,是不是有你一份?你学习那么好。”

“不清楚,但估计去不了,花销太大。”

“也是。”于自秋拍了一下她的肩,“女生里面就你和林巍两个有资格去,结果都去不了,我还指望你俩去给咱们女同胞争口气呢。”

施辽只好笑笑。

她说的访美,是医大每年都会举行的学生短期交换活动。医大跟美国的纽约医学院附属医科大学有合作,每年会在二年级的学生中挑选一批优秀的送往美国攻读夏季学期,一般是三月去,九月回。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