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三章 浴雪刀戈(1 / 2)
北风潇潇,刺骨如刀。
李青山与何朝暮二人行了数日,到了阜城,二人相伴而行,倒也多些趣味。
经过几天了解,二人也相熟起来,只是为何要寻那王行知,却也互相不说。路上得知李青山为莱州心剑门末徒,何朝暮为苏州狮山镖局的千金小姐。相互称谓也从“何姑娘、李公子”变为:“大小姐、呆瓜贼”。
说来也奇怪,那李青山本是一机灵小鬼,但在何朝暮面前,却总是棋差一着。一路上俩人总打嘴仗,但李青山从未得一胜,所以被何朝暮称为“呆瓜贼”,李青山就称何朝暮“大小姐”,不难看出,从称呼上,李青山又输了一次。一个被贬头脑不好,一个只能去攻击性格,孰胜孰败,高下立判。
此时已值隆冬,阜城内银装素裹,白雪铺满城中每一个角落。二人一入城中,见城内毫无生气,家家户户都闭门不出,只有几个乞丐无处可去,团在可以避风的角落。
二人向那几名乞丐走去,何朝暮打开包袱,将携带的馒头大饼分发予几人。几名乞丐已顾不上道谢,忙吞着干粮,吃了几口才说道:“多谢女菩萨,多谢女菩萨。”
何朝暮道:“唉,真是可怜。”
李青山忿忿道:“朝廷昏庸无道,只是可怜了百姓。据说那西北地区,饿殍遍野,伏尸满地,易子而食的人比比皆是!”
何朝暮道:“听说那天启皇帝和新即位的崇祯皇帝均减免徭役赋税,为何百姓还是如此苦不堪言?”
“朝中人只知魏忠贤,还哪里知他朱由校、朱由检?那魏忠贤与朱由校乳母客氏私通交好,二人把持朝政,大肆敛财。外加北方战事吃紧,天灾不断,国库也没钱赈灾了。”李青山说到此处,怒火也随之而来。
二人说话间,一乞丐开口道:“二位少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今日这局面不是近几年才造就的,咱们大明洪武皇帝设立内阁,把权力全集中在手里,这遇上圣君了呢,权力越大,国家也就越强盛,老百姓的日子自然也活的好;遇上昏君了,权力越大,那老百姓遭的罪就越多。咱们大明自英宗土木之变后,国君昏的多,明的少;权贵贪的多,廉的少。国家早就被虫蛀坏了,看现在这情形,大明气数已尽,就是洪武皇帝在世,也无力回天了。”
李青山见那乞丐目光如刀,透着股坚毅之气,道:“先生所言有理,请教先生高姓大名?”
那乞丐答:“丐帮刘希尧,阜城分舵舵主。”
李青山肃然起敬道:“原来是丐帮英雄,在下李青山,心剑门弟子。”
何朝暮问道:“丐帮是什么帮?一起讨饭的帮会么?”
刘希尧向何朝暮白了一眼,李青山急忙解释道:“丐帮曾是天下第一帮,兴于北宋年间。曾出过不少英雄豪杰。想必是丐帮弟子现今行事低调,所以在江湖上的传闻也不多了。刘舵主,我朋友刚才的话,纯因无知,绝不是故意冒犯,还请您海涵。”
何朝暮不好意思笑道:“小女子何朝暮,请刘舵主海涵啦。”
刘希尧道:“原来是心剑门弟子,我与贵派知行剑有过一面之缘,好生敬仰。小何姑娘不知我丐帮,其实也不是姑娘之错,实是我丐帮没落已久。我丐帮兴于北宋,曾出过不少英雄豪杰,天下乞丐均是我帮帮众,降龙十八掌与打狗棒法两项绝学,更是名震江湖。后来到了我朝,两项绝学失传,我帮中也一直没出什么英雄豪杰,便渐渐没落了。后来帮里也不能带给帮众什么好处,帮中人原来越少,你们现在见到街上的乞丐,属于我帮中弟子的不到一成,一是因我丐帮没落,二是因为这些年百姓生活太苦了,被迫行乞的百姓也增加了不少。两位少侠,今日一饭之恩刘某自当铭记于心,二位若有什么需要刘某帮助的地方,只管招呼便是,我们几人还有事在身,就此别过。”说罢,带领众乞丐向城北走去。
李青山向何朝暮道:“刚才这位刘希尧前辈,是位好汉。”
“何以见得?”
“他相貌不俗,且有些真知灼见,将来必是一位人物。”李青山笃定道。
“哟,你这呆瓜贼什么时候学会看相啦?”何朝暮嬉笑道。
“相是不会看的,主要还是靠感觉。咱们去吃饭吧?”
何朝暮道:“好吧,不过我突然发现一个问题。你既然是心剑门弟子,为何出行连一把剑都不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