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下棋(2 / 2)
十二岁时,府中的夫子再次请辞,此后一年里,无人再愿意上门来教他读书。他只好把夫子留下的书翻来覆去背,姨娘看见了心疼得一边擦泪一边责怪她自己不受宠。他告诉姨娘自己很喜欢读书,书中有许多先贤智慧使人明智,他渴望像大哥那样去太学读书,只是他太笨了,与姨娘没有关系。
没过多久,京中传来了明德书院复开的消息,他起初并不知道明德书院的背景,只是听说过了明德书院的初试便能进去读书,不似其他书院一听他的名字马上拒之门外。他打算去找嫡母说此事,一进花厅,看到大着肚子的姨娘在为父亲捶腿侍奉,见他走来,嫡母身后的丫鬟不动声色接过艾锤,他说明来意,却被父亲嘲笑不自量力,一脚踹向他,他不敢躲开闭上眼睛承受,意料之中的疼痛没有落到身上,慌忙抬头一看,姨娘倒在他身前,痛呼不止……
后来姨娘早产生下了九妹妹,他获得了出府考试的资格。
“我记得你考试那日的考官是我。”元襄之回忆道,那一场考试来了二十个人,平民百姓有之,官吏子女有之,论起身份,冯久年是最尊贵的,也是答题最认真的,坐在第一排,字写得不算好。
“那一场考的贴经,你是全场唯一一个全部答对之人,我只点了你通过。”
闻言,冯久年震惊地抬眼,元襄之继续说:“你并不愚钝,相反于读书一事上,你比他们都专注,你是我亲自招录的学生,何必妄自菲薄?”
冯久年几乎感动得落泪,明德书院的入学考试算得上是他第一次被外人认可。他考进明德书院后才知道书院院长是曾经的帝师江寒青大人,他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姨娘,九妹妹开心得甚至尿了他一身。大哥得知他考进了明德书院,讥讽书院里是一群乌合之众,劝他早日退学安分留在府中,他自然不愿意,低着头告诉大哥他只是想读书而已,大哥甩袖而去。
“多谢先生开解,我自知天资有限,却也想知道与同窗的差距,他日定说不定能赶上。”
“其实,”元襄之顿了顿,将心中想法说出:“其实你们三人之间我分不出第一,书信的考题是想让你们了解父母对你们的态度,父母之爱子方式各不同,难分孰好孰坏。所以这一回的玉佩,给不出去。”
冯久年低下头,行礼作揖道:“学生明白了。”
“你可会怨我?”元襄之问道。
冯久年摇摇头,他并无特别的感觉,也许是早已做好了最后一名的准备,如果代入梁其文或者葛潇潇,那可不一定了,他们二人向来是要争一争的。
这时,隋妤君端了吃食进来:“今日谷山寺里忙,厨房里没人,我随意热了几样,元先生将就吃些。”
元襄之披衣起身下床,冯久年忙扶他到木椅坐下,隋妤君将吃食一一摆开,一碗清粥、一碟青菜豆腐、两个馒头、一碟素烧鹅、还有一大盘煮花生。
“是你亲自热的?”
“嗯。”隋妤君眼眸发亮,脸上有得意之色,不过是烧把火的事情。
元襄之见她素白的小指侧边有一道黑灰,下意识往怀里摸手帕,摸了空才发现自己外衫是才穿上的,怀中自然没有手帕,脸上立即泛起薄红:“多谢姑娘为我准备饭食,你左手小指上有一道灰,我身上没有手帕……”
隋妤君伸出左手,猜测是在厨房不小心沾上了,她掏出手帕擦了擦手,说道:“你先吃,待会儿冷了。”
旋即与冯久年交换了眼神,问他结果怎么样。
冯久年点头又摇头。
先生说了,第一不是他。
隋妤君抓了一把花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