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51祈神会二(2 / 2)

加入书签

葛潇潇扯了下梁其文的衣袖,梁其文在闹别扭不理她,她只好先与冯久年说:“这位祭司大人是我大哥葛暮雨,我居然在这里见到他了。”

“是你大哥?”梁其文僵着脸问道,听到这话心中郁气瞬间消散。

葛潇潇颔首:“我亲生哥哥不会认错的,咱们去找他。”

人潮拥挤,等三人到祭台附近时,祭司大人却换了个人守在祭台一侧,原来那人不知所踪。

“奇怪,我大哥呢?”葛潇潇低语,环顾四周在人群中发现了一个眼熟的装扮,她压下同窗的肩膀,说道:“你们瞧那人,穿白底蓝花衣裳的姑娘,像不像巷子里那位?”

三人互相对视一眼,露出微笑。

“蛇”已出洞,正是暗访救人的好机会。

“时不待我,走!”

祭台上的香燃得旺,缕缕白烟敬请神仙降临……

隋妤君望着白烟后的墓碑,轻声说道:“从前我不信鬼神,今日愿相信一回。”

“此处是祖母的衣冠冢,她的骨灰按照遗言一半洒进护城河,一半洒到漉山关。”元襄之烧着纸钱,里面夹杂了几封信件,是京城的故人托他带的,有江院长的,辛叔的……以及离京前长公主派人交给他的,但他藏了私心,将这封信抽了出来,不愿脏了祖母的眼睛。

火焰跳跃,为青山孤坟添了几分亮色。

隋妤君眺望远方,浩浩长空,飞鸟任来去,她何其有幸得以见到程大人曾经见过的天空,暗中唾骂了她的父亲许久,有如此恩师,却做了恶事。

“公子好几年没回来了,现下时辰正好,不如带阿妤姑娘去祭台转转?”祭拜得差不多,老萧叔开始收捡物什。

王婶闻言,与老萧叔说起趣事:“祈神会年年都办,隔壁的大柱还没有抽中舞签呢,急得他爹娘和岳父岳母见天去祖先坟前上香。”

隋妤君好奇,想向王婶问个明白,谁知元襄之拉住她,三两句与他们告别,带她下山了。

“路上与你说。”元襄之慌忙解释。

老萧叔看明白了他的信,方才是在暗示他,让他去抽签。

他们到祭台时,篝火刚点起,映着半边夕阳,一圈又一圈的男女在台下围着它跳舞。

没过多久,有个戴面具的男子上了祭台,他朝乐师们一扬手,乐师们骤然发力,台下也响起一阵掌声,一时间将气氛引至一个高点。

他开始跳舞了,动作不太协调,像是面具上的精怪刚化作人形学着人类行动,笨拙又热烈。

很快,又上来几个戴面具的男子,他们舞姿各异,有人动作流畅,与乐曲配合巧妙,有人蹲马步起势,打起拳来……

一曲过后,有个年轻女子上了台,她绕篝火慢慢地转一圈,目光在台上的男子中寻找,最后缓步到一人跟前站定,伸手摘下来对方的面具,露出一张憨笑的脸。

台下有人叫了声好,大伙跟着起哄,声音一浪高过一浪,在人群嘈杂的欢呼声中,乐师换了首曲子,二人迎着曲调在篝火边跳完一场,之后牵手离去。

“在祈神会上抽中舞签,被女子摘下面具,二人共同舞完一曲,在我们这里就算是成亲,在神仙面前过了明路,官家也管不着。”在路上元襄之已经给隋妤君讲过祈神会的风俗,但他还是忍不住再说一遍。

怕她不明白。

这时,有个梳了妇人发髻的女子也上了台,她并没有像前一个女子那般慢慢打量,她很干脆,大步走到一个壮硕的男子面前,一下子摘下他的面具,说道:“这么多年,孩儿他爹你终于抽中了。”

二人相拥,喜极而泣,然而台下的人们对此见惯不怪,嚷着让他们继续跳舞,女子哭笑不得,只好跟着男子在台上不伦不类地打拳。

“城里许多成了亲的夫妻也会来参加,在西北边关这一带,得到神仙的祝福比一纸婚书更重要,是上天注定的姻缘。”

元襄之的声音落在耳边,隋妤君偏头看他,暮色四合,篝火照得他格外温柔。他今日穿的是她在问仙州买的那身竹青宽袖?衫,腰间是青玉松竹海纹灵芝首带钩,饶是她在风月楼见了形形色色的男子,也要赞叹一句君子如玉。

“你想去抽签?”隋妤君压低了声音,凝望他的眼睛。

“你愿意让我去吗?”元襄之反问道,又补充了句,“这是我们当地的习俗,你非临县之人,权当凑凑热闹。”

隋妤君细细品味他这句话,他的心思昭然若揭,她不是瞎子哪里会看不明白呢。

可她想亲耳听他说出口。

她把元襄之拉出人群,行至附近的人少的地方,这里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