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58比试前的准备(2 / 2)

加入书签

隋妤君从袖中取出一张纸,“这是我编的配色口诀,寻常不易出错的,如若遇到心中犹豫的客人,可直接帮她选。”

颜七接过这张纸,总共百来个字,簪花小楷写得秀雅飘逸,读起来朗朗上口,她揣进袖中,说道:“晚些时候我念给婶子们听,多念几遍她们也就能背下来了。至于裁缝绣娘不用担心,我可叫几个工坊里的嫂子大娘们也来帮忙,做些粗浅的裁剪活计不成问题。”

“不会耽误了你其他工坊里的事?”隋妤君又倒了一杯金橘团饮,上一回喝它还是在风月楼的时候,她今日得多喝几杯。

“工坊只是白日忙活,可使些银钱请她们晚间一起做。此时此地,保不准哪一日打起仗来,让大伙多存些银子好逃命。”颜七语气平淡,如同聊家常。

隋妤君闻言,喝水的动作一停,一时不知道该接什么话。她在临县和宿月城的时日里,听人说了许多事,西北边境近年虽无大战,但周边小国时不时弄出些动静,搅得百姓烦不胜烦,心宽些的举家远走他乡,留下来的大多是因为故土难离。

再加上驻守士兵的家眷、漂泊游子、因为各种各样原因不得不来此地的人,组成了如今的边境小城。

比起远在京城、中原大地的百姓,边境的百姓多了份面对性命危险的从容。

隋妤君望着布坊门外的街道,男女老少人来人往,对面小摊上卖菜的大婶叫卖声像曲长调,斜对面的汤饼铺子生意依旧红火,偶尔有几人喘着粗气的青年避开推车跑过门口。

难道明知战火易起,就不继续生活了吗?

隋妤君将杯中水饮尽,说道:“既然你们忙得过来,我明日在外头贴张告示,以庆贺中秋之名做红票或是赊销。”

“隋姑娘预备如何做呢?”商人的嗅觉灵敏,颜七来了兴致,请她到库房细说。

临近午时,布坊客人不多,二人来到库房,隋妤君正色道:“你是知道的,不论大小商贩每逢年节都会争先恐后做出些优惠来吸引客人,但是寻常的优惠手段客人见惯不怪,早早没了兴趣,我们做文章要在优惠手段上做。”

颜七点头称是。

“红票我们不能只做红票,直白得给了便宜倒不如用关扑的法子来给客人红票。”隋妤君记起在风月楼里的游戏,用的是姑娘们的东西来做关扑的赌注,与寻常街上的关扑略有区别。

“关扑?”

隋妤君解释道:“在一张转轮上标上不同的价码物什,再做上指针,转动指针,停在哪一处便得哪一处的物什,此为关扑最简单的一种,玩法简单通俗,全凭运气,届时在转轮上标上一些荷包、手帕之类的小玩意,还有红票数额,客人只要买了布匹衣裳,便引她玩关扑,转到什么便得什么,既省钱又有得玩,岂不比别家有趣?”

“如此甚好,那赊销你打算如何处理?”颜七问道。

“赊销自然也要改,我先思忖几日,先把红票关扑做好,看看效果。”隋妤君说完指了几样布料,对颜七莞尔一笑,“我这样辛苦为你出主意,可否赠我几件衣裳?”

“荣幸之至。”颜七看了一眼前头布坊,“现下裁缝那儿没人,你可以去量尺寸、选花样。”

“不必,明日我将尺寸拿给你。”隋妤君走出库房,听到了院墙外面传来的声音。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