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比武(1 / 2)
大夫带着一身药味从厨房赶来,丝毫不敢耽误,把脉良久,说道:“没什么大碍,气急攻心吐了血,我这就煎药去。”
大夫诊治完,众人齐齐松了口气,葛潇潇趴在床边,将隋妤君的手放回被子里。
卢爷见隋妤君没事,愁容满面离开了,将屋子留给他们师生几人。
葛潇潇看向元襄之:“方才还好好的,怎么会气急攻心了?先生,你和隋姐姐是不是有什么事瞒着我们?”
她并非粗枝大叶之人,自宿月城之后,先生和隋姐姐好像藏着一个共同的秘密,天然地与他们三个分隔开来,不似从前那样亲密。
有好几回夜里她和隋姐姐一同睡,夜里忽然醒来发现隋姐姐站在窗边望月吹风,莫名悲凉,她只好假装喊冷,让隋姐姐关窗回床上躺着,她再伸手抱住,用自己的体温去暖身侧冰凉的手脚。
到底是什么样的秘密,让隋姐姐忧思至此?
梁其文看出元襄之不愿开口,走到他跟前说道:“卢爷这儿的墙修筑得薄,我在隔壁听到些许,先生不妨直接告诉我们,省得我们胡乱猜测。我们是您的学生,也唤隋妤君一声姐姐。”
他们是值得先生和隋姐姐信任之人,有一同出生入死的情谊。
元襄之打量梁其文,少年人眼眸清亮,如璀璨星辰,此刻面色凝重,与那位不苟言笑的梁侍郎像极了。
他初入翰林院时便与这位梁侍郎打过照面,那日傍晚,梁侍郎身着绯色官袍踏进翰林院,将沉溺古籍之中的他唤醒,开口就是来问书。
“梁大人,翰林院书籍众多,不知是问哪本?”
梁侍郎道:“可有《九经义疏》?本官家中藏书不慎被毁,街市上所卖的《九经义疏》错漏颇多,特来此问问。”
“自然有的,只是此书不好外借。”元襄之很快取来这套《九经义疏》,放到梁侍郎面前。
梁侍郎在一处空座上坐了下来,摆开纸笔,认真道:“多谢你,翰林院的规矩本官知晓,本官手抄一份不会将书带离此处,你且去忙吧。”
就这样,一连两三个月,梁侍郎一下值便来翰林院抄书,元襄之好奇问过,才知道他这般作为是为了独子梁其文。
那时梁其文被太学退学,在家中读书。
之后元襄之暗地里一打听,得知梁其文不过十岁,便已经读完四书五经,开始读《九经义疏》这类科举必考书目。
是个读书的好苗子。
梁侍郎在翰林院抄书的最后一晚,元襄之试探问道:“梁大人事务繁忙,恐怕没有时间教导令郎,令郎在家中自学实在浪费天资,为何不送他入书院读书?”
梁侍郎收起书册,淡淡道:“我儿争强好胜,性格刚直,连太学都容不下他何况寻常书院?倒不如在家中自学。”说完抬步出门。
元襄之看着他的背影,目光坚定道:“梁大人,世界之大,说不定将来会有适合令郎读书的书院出现。”
“本官等着。”梁侍郎踩着月色走远。
……
梁其文见元襄之盯着自己出神,伸出手掌在他眼前晃了晃。
“你有一位好父亲。”元襄之转身坐到隋妤君床边,望着她蹙起的眉头,“你们是不是猜到了阿妤的身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