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87婚服(1 / 2)

加入书签

“表妹,考完了累不累?东西给我。”许燕知无视一旁的丫鬟,径直接过谢琦贞手里的文具,揣着自己手里,一脸热切。

“谢谢表哥。”谢琦贞像是已经习惯了,耐心地回答许燕知的无聊问题,诸如答题时冷不冷,先生出的题难不难……

今年三月,她遭土匪劫持后,虽然平安归来,也没传出多少流言,但她总觉得心中惶惶不安,接连半个月都没睡好,脑中一直想着元先生说得那句“不如去京城女子书院读书”。

也许多读书就能找到答案。

于是,她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了爹娘,起初,爹娘觉得她异想天开,并不同意。后来她说动了表哥,表哥一向嘴甜,几番劝说之下爹娘终于点头,但最多只许她读两年,两年后回家待嫁。

她兴高采烈,开始收拾行李准备上京,谁料出发那日,表哥背着包袱驾马而来,说是陪她上京读书。她回头看向正朝自己挥手告别的爹娘,一下子明白为何他们放心她去读书了,原来除了安排一群丫鬟护卫,还有表哥。

她仰着头问许燕知:“表哥,你不喜欢读书,此番随我上京,怕是日子无聊。”

许燕知的马儿脚步细碎,走在马车边时远时近,连带着许燕知和谢琦贞说话也不方便,躬着身子,一不小心便撞了头。

而他浑不在意,一手拉缰绳,一手捂额头傻笑:“我是不喜欢读书,可我喜欢跟在表妹身边,表妹去哪儿我去哪儿。”

谢琦贞脸上发烫,放下车帘,使唤车夫快走。

到了京城,谢琦贞也曾慕名去参加明德书院入学考试,意料之中没有考上,随后使了好些银子,顺利进入女子书院。

女子书院不像旁的书院以科举为重,而是学琴棋书画,以修身养性、陶冶情操为主,谢琦贞这一年过得还算愉快。

原本书院岁考完她可以和许燕知一道回郦城过年,但她有了别的想法:“表哥,京城书院大比定于腊月十五,我想留下看看。”

许燕知算了算日子,从京城一路坐马车到郦城七八日功夫,看完书院大比回家赶得上过年,只是会被爹娘、姑姑姑父揪着耳朵骂罢了。

他咧嘴笑道:“自然可以,一切有我呢。”

“表哥,你真好。”谢琦贞心情大好,适时夸了他一句,下一瞬不知看到了什么,面色凝重起来。

“表哥,你看那人。”她示意许燕知看向从一家布坊走出来的女子,“她长得好像红筝姐姐。”

许燕知定睛打量那人,眸色闪动,笑容僵硬了片刻:“红筝已经溺死合江,不过是人有相似。”

谢琦贞点点头,没有在意,她们的穿着打扮截然不同,应是长得相像。她转头和许燕知说起了从同窗那儿听来的关于书院大比的盛况。

“每年参加书院大比的皆是各大书院的佼佼者,文试武比,好不热闹……”

许燕知头一回听表妹说话分神了。

早在谢琦贞入学后,他便和小郡王重新联系上了,小郡王问了他许多关于红筝之死的情况,像审问人犯般“折磨”了他许多次,后来像是渐渐接受了。

可自打小郡王从问仙州治理水患归来,他又陷入了另一种魔怔。

如今京城之中出现了这样一张脸,保不齐就是假死的红筝,倘若小郡王知晓真相,得知自己曾欺骗他……

许燕知忽觉脖间一凉,缩了缩脖子。

“表哥,你是不是冻着了?”谢琦贞问。一片雪花落在许燕知肩头,她展颜一笑:“是下雪了啊。”

许燕知抬头看天,阴沉沉的,这场雪不知道要下多久,但愿雪后是个大晴天。

隋妤君从布坊取了婚服出来,没走多久便下起雪来,雪花一片一片落到她发髻上、身上、怀中的包袱上。她抱紧身前的包袱,用右手衣袖遮挡落雪,免得沾湿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