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27第27章(1 / 2)

加入书签

院子里仅剩的空地堆满了藤筐,每一只里象肉都垒得高高的,血淌得满地都是。

岑商估算不出来有多少肉,肯定要以吨计算,大概是从前那头长毛犀的五倍左右。

不考虑营养搭配,单纯按照重量计算,四斤食物可供一个成年猿人一天的消耗,这些猛犸象肉至少可以让一组、三组成员的九个人舒舒服服过将近一年!

当然考虑到保存问题不可能撑这么久,但度过冬天是充足且相当富裕的。一组三组摇身一变,从众人嘲笑的对象变得人人羡慕,冬天还没到来,他们已经提前完成了任务。

不过他们也付出了相当大的代价,其中一人重伤,胸腹被象牙贯穿,抬回来当天晚上就死了。还有两人手和脚都有不同程度的骨折,岑商收取食物帮他们简单处理,死是死不了,但和珠一样,无法再回到受伤前的状态。

除了这两组人之外,最高兴的要属岑商,按收获抽成的她直接获得了上千斤的食物。岑商对两组的猿人调侃道:“你们也是够拼的,搏一搏,单车变高铁。”

二组和四组就没这么好运了,狩猎充满了不确定性,它和努力的正相关程度很低,有时候仅仅是出门逛了一圈就能收获一只巨角鹿,但有时候搜寻一天也只能带回来几只兔子。

即便每个人都使出全力,但最后一场秋风卷走余温后,两组人的存粮勉勉强强能撑够过一个半月。

冬天呼啸而来,族人们都不再轻易外出了。所有人都躲进了山洞,空间变得极其狭窄和拥挤,对生活品质要求极低的猿人们虽然偶尔咕哝几句,但这点小问题不算什么,冬天挤着还暖和呢。

一、三两组人不断用盈余的食物向索等人交换陶器、石制工具,寒冬时节,谁会嫌吃的东西多呢?于是每个人都给自己整了一套新装备,从赤贫跃升至薄有资产。岑商掌握着缝纫技术,对新族人,她的交换条件一概是词汇,而且要求相当不低,一件长袖兽皮上衣100个词汇,背心70个词汇,长裤80个词汇,短裤70个词汇……

大多数猿人不习惯动脑,岑商逼迫他们不得不学习,而且交易条件几乎无成本,即便是食物不足的一组和三组也和其他人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岑商每天开两班,早起吃完第一顿饭以后,她会教授十个新词汇,下午第二顿饭后,复习早上的知识,并再教授十个新词汇。一共二百个词汇循环,谁先学到相应的数量,谁就可以找她领取。

启蒙好难哦,要是他们之中出现几个像疤和狼一样的卷王就好了。

为了刺激众人主动学习,岑商找到斑,说:“我要雇佣一个人帮我熏制兽皮,我会按照工作量支付食物作为报酬。但他事先必须学会100个词语。”

缺乏食物的两组人对此很积极,每个人都拿出了十二分的热情,最先达到这个标准的是他们中的一个少女。

她肤色黝黑,很矮且有点胖,眼睛小小的,看上去并不聪明,但学习能力非常强,而且很会来事儿,岑商给她取名叫明。

多余的食物即便经过加工也会放到腐烂,岑商拿一部分来定做了许多新东西。

数量不少的黑曜石凿子,它的硬度虽然高,但非常脆,在加工比较硬的木头时磨损很快,而且一个不小心容易断裂,但它比石凿锋利得多,说不得要奢侈一把。

纯木制简易纺锤,圆形扁木柱做纺锤轮,用舞钻在圆心做孔,一根直木棍做纺锤杆穿过圆心,用绳子固定防止滑动,杆子顶端夹绑一个骨制弯钩。转动纺锤轮即可使用,它可以极大提升纺线的效率。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