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2闺门事(1 / 2)

加入书签

小雨下了一夜停息,晨露尚重,宋璋准备好舒玄礼上学要用的书本纸笔,又将后半夜炖上的鲜笋汤与点心送上马车,亲自送舒玄礼上了车才回到卧房打算睡个回笼觉。

正拆着头,就听侍女道:“夫人,老夫人请您过去荣寿堂一趟。”

宋璋的困意瞬时消散,“知道了,我这就去。”

她快速给自己上好妆粉,穿戴完毕就急匆匆地要出去,明心追在后面给她披了件披风,“娘子等等。”

“不必了,快走吧。”

“哪次老夫人叫娘子过去不是要先在外头等上一炷香,如今天冷,不多穿点娘子就该冻病了。”

宋璋冲她笑笑,没抱怨什么,“听你的。”

因舒夫人待下人宽和,又喜欢年轻活泼的女子,故而荣寿堂一向热闹。刚一进门,就见几个女孩子在侧院回廊上踢毽子,还有几个闲坐着聊天。见了她纷纷站起身行礼,大丫头静莲迎上前道:“二娘子来了。”

“我来给母亲请安,劳烦你通传一声。”

静莲点点头,引她走到门前,“娘子稍候。”

一进门,瓜果饭菜的香气便和着欢声笑语涌进静莲耳中,一个比宋璋略大些的妇人抱着孩子,抓着他的小手晃动,逗得对座的老妇展颜大笑。

“喔,喔,狸儿给祖母跳舞是不是?狸儿真聪明!”

那孩子约莫一岁,两条藕粗的小腿胡乱蹬着,流着口水。

沈氏笑呵呵地用手帕擦了擦,“让奶娘抱着吧,看他这劲儿大的,累坏了你。”

“老夫人,二娘子来了。”

静莲的话让沈氏的笑意微微一滞,却仿佛没听见似的,继续拿着拨浪鼓逗弄眼前的小儿,一面跟大儿媳闲聊。

毓兰道:“狸儿这身体倒比大娘强些,大娘这么大的时候三天两头地病,闹得我们都睡不安稳。”

“好在孩子们都大了,狸儿也满了周岁了,一儿一女,你跟大郎是有福的。唯独二郎......”

沈氏皱了皱眉,“他今年已二十有三了,却一个孩子都没有。”

毓兰劝慰道:“二郎一心向学,整日忙着课业呢,等过两年自然就有了。”

沈氏哼了一声,“什么课业,他一回来就往含璋院跑,恨不得黏在那身上,日日厮混却也不见有半点动静。”

毓兰不说话了。其实她也是成婚第二年有的大娘,而且她家夫君不比小叔上进,少得在家。

可是婆母摆明了不喜这弟妹,看什么都不好,她也不好当面忤逆。

从私心上,她对这位弟妹是没什么恶意的。别人家妯娌之间勾心斗角,你来我往,烦不胜烦。但宋璋待人和善,又有分寸,从不多管闲事,也不在长辈面前挑拨拱火。除了不爱出门,话有点少之外没什么大问题。

因此毓兰看了一眼静莲,笑着对沈氏道:“我昨日听闻阿璋要去青云观,本想一块去,奈何脱不开身,就请她帮我们大娘二郎求两个平安符。阿璋听说是给孩子们求的,当即就应了,还送了狸儿一个开过光的金锁。”

沈氏装作没听见,又逗了一会儿孩子才对静莲道:“叫她进来吧。”

宋璋在门外听着,虽然声音听不清楚,但也不难猜到没什么好话。只是进了门还是扬起笑容殷勤伺候,她替沈氏盛汤布菜,颇为恭顺。

只是对方却淡淡的,略过那碗汤,端起茶水,用茶盖静静拨着茶碗里的浮叶,水波柔荡,热气腾向空气中消散、冷却。

“还没吃饭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