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33故人重逢(1 / 2)

加入书签

“别,别杀我。我知道金库的钥匙在哪,我都给你。”

宋璋很识时务地对这煞星道,她不想一刀被劈成两半。

济桓轻蔑地笑了笑,将刀一收,昂了昂头,“带路。”

宋璋走在前面,济桓带着众人打着马悠哉悠哉跟着,也不怕她逃跑。自然,她也不打算跑,他们人这么多,她一个人绝对斗不过他们,只求散金保命罢了。

她走到沈氏的院子时,有一个小丫头正背着好几副字画要跑,济桓身旁的一个贼兵瞬时抛出了他那只带着长钩的鞭子,钉进了那丫头的手臂的肉里,直把她拽倒,拖在地上摩擦得血肉模糊,她一直发出惨烈的呼喊。

宋璋听得心中不忍,正想说些什么,便见另一人一刀朝着那丫头脸上砍去。她张了张口,又闭上了嘴,把话吞了回去。

刀嵌在脸上拔不出来,血像西瓜汁一样往外渗着,他一双鞋踩在了她胸口,用力一声拔了出来。

那人把她手里的字画拿走,殷切地递给济桓,“爷,您瞧。”

济桓解开卷轴上的布条,把一幅画展开在她眼前,“老子看不懂这些,你来看。”

那副画是吴道子的明皇受篆图,画卷左下角渗着淡淡的红色,是方才那丫头的血。宋璋吞了口口水,强自淡定道:“是吴道子的画。”她想了想,补充道:“很值钱。”

济桓闻言笑了笑,把那画丢给了一旁的人,“值钱就拿着,走。”

宋璋一边往里走,一边庆幸,一边又害怕。庆幸的是幸好刚才没有想着逃跑,否则她的下场就是和那个丫头一样,害怕的是等到这伙人拿到钱,她又会是什么下场。

她从沈氏惯常拿对牌钥匙的地方拿了一串钥匙,最值钱的房子铺子还有田地这些轻便的契书都已经被沈氏转移出去,剩下的不过是一些现有银钱,索性给了他们。

院子里又重新整理出几个大箱,济桓看着这些东西很是满意,空着手来,满载而归。一路上,所有下人都低着头,不敢多看,略有些胆大的,只抬了个眼就会被杀掉。宋璋全程闭紧嘴,缩成鹌鹑模样。

济桓一边往外搬着东西,一边打量她,“怎么就你一个主事的,这家其他人呢?”

宋璋道:“都走了。”

“走了?”济桓鄙夷地轻嗤一声,“一个男人都没有,留你一个女人在这儿,这大魏的男人就是窝囊。”

宋璋依旧低头沉默,济桓审视的目光从她身上扫过,“既然如此,不如跟我走,老子带你吃香喝辣。”

宋璋心中一跳,脑中想过千万种拒绝的理由,可是很遗憾,想不到哪一种理由可以让这个人不动怒。这蛮子阴晴不定,喜怒无常,她怕话一说出口脑袋就开了花。

济桓见宋璋久久不回答,语气已经冷了下来,“怎么,不愿意?”

在济桓发怒之前,宋璋深吸了一口气,扬起了一个难看的笑容,“愿意追随将军左右。”

济桓满意地笑了笑,“不错,识时务者为俊杰,小娘子,跟我走吧。”

宋璋全身被捆着,以一种别扭的姿势被抗在马上,她心里不禁默默骂起了济桓的祖宗十八代,这死蛮子到底懂不懂怜香惜玉,再这么跑下去她肠子都要颠出来了。

她以为济桓会带着她回到大本营,或是在那里风月一番,这人竟然真把她当个透明麻袋一样,吊在马上,骑着马带着一大帮人席卷了整个东流县,她在马上看着他杀人放火,打家劫舍,硬生生是在一天里把东流县转了个遍。

而且他大手一指,许多女子都被他绑了过来,货物、女人都堆积在一辆大车上,跟着他四处转悠。

终于,大部队离开了东流,顺着马车,济桓来到了东流县后的陈丰。

济桓这伙倭寇来势凶猛,陈丰的士兵没有抵抗多久就被杀光,济桓直奔陈乌的官邸而来。

“大人,大人不好了,济桓那伙倭寇趁夜拿下东流,攻破城门,眼下已经打到门口了。”

陈乌尚在睡梦中,惊得衣服都没穿好,忙对那人道,“怎么会这样!快,快拿着我的印调兵。”

“来不及了,陈大人。”

砰地一声,大门被济桓踢开,两个守卫的头骨碌碌滚到了陈乌脚边,他吓得瞪大了眼睛,腿一软跪了下来,“别杀我,我有好多钱,我什么都给你,什么都给你。”

他说着,从床底下翻出几个箱子,慌张地将里面的东西倒了出来,“这是城西的田地,这是钱庄的票号,还有这个,这个……”

济桓瞥了一眼他手里的东西,似乎并不太感兴趣,“陈大人,你的这些东西我不感兴趣。”

“那您想要什么?金子?金子我也有,都在府库里,我这就去给你拿。不,我带您去,我……”

“有人买你的命。”

陈乌闻言手上一抖,怔怔看向了他。

济桓缓缓举起了手中的大刀,脸上青筋一颤,“所以,你给我什么都没用。”

话音方落,陈乌的头坠在地上,济桓拎着他的头随意找了个布包了起来。陈乌身旁的那人吓得尿了裤子,与济桓缓缓对视,下一刻便人头落地。

血腥的气味笼罩着整个陈丰郡,济桓这一群人是奔着屠城而来,他们贪财,而且贪的是快财,一切能搬走的金银,字画,昂贵的丝织品,全都被收笼在车里。

大部头归济桓所有,平米百姓家的粮食、钱帛、女人、男人,他都放任手下自行抢夺,以各种残忍手段。不到三天,整个陈丰便沦为一座散发着尸臭血腥的腐城。

宋璋被关押在一个小房间里,靠在墙边,透过窗缝可以看见穿过东流的那条陈河。这个时节,舒玄礼本会带她去河边踏青放风筝,陈河边上的梅花、山茶都已经开得艳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