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50(1 / 2)

加入书签

怎么跟他说话,应该还在生他气,他不敢表现出来,拉了杨思乐一下,问:“吃完了吗,我们继续吧。”

两个孩子逐层地进行“市场调研”,遇到人多的店就停下研究。厉明深跟他们讲品牌、讲渠道、讲成本,把两个人听得一愣一愣。

梁暮秋可乐喝得慢,杯子里还剩一半,咬着吸管安静地跟在旁边,发现厉明深并没有长篇大论,而是看准时机才说上一两句,语言简洁且直白易懂,更多地是让梁宸安和杨思乐自己思考。

梁暮秋也若有所思。

商场逛完已经快到傍晚了,梁宸安得出的结论是他们并不具备开店的条件。杨思乐脚都走疼了,有些泄气,梁宸安却不愿就这么回去。

梁暮秋见梁宸安如此执着,不是没有触动,他刚才已经想到两个孩子可以做什么,忍不住给点提示,于是说:“要不去夜市逛逛吧。”

平阳县的夜市远近闻名,沿着江岸,一整条街都是,售卖各色小吃、小玩意儿,还有展现附近村子民俗文化的手工艺品,一到晚上灯光璀璨,香气四溢。

受前阵子很热的夜摊经济影响,县里将一部分摊位作为固定摊位,另一部分则是非固定摊位,让有兴趣的市民也能来自行体验。

他们到的时候恰好见到有个家长带孩子在摆摊卖花,花扎成一束束,摆在汽车的后备箱里。

梁宸安立刻想到了,绷了一天的小脸终于展露笑容,对杨思乐说:“乐乐,我们也可以摆摊啊!”

厉明深朝梁暮秋看去,梁暮秋正温柔地望着梁宸安。

嘴硬心软。

厉明深在心里评价他。

除了卖花,摆摊的人中还有卖毛绒玩具和闲置旧物的,但卖花的似乎生意最好,等他们转完一圈回来时已经卖光了,杨思乐于是说:“我们也卖花吧!”

“不行。”经过厉明深的熏陶,梁宸安俨然成了半个小专家,“我们没有进货渠道,而且也没钱进货。”

“那卖水果!”杨思乐说,“村子里好多梨,我们可以捡来卖!”

有渠道,几乎没成本,梁宸安觉得这个主意不错,朝厉明深看,似乎想问他行不行。

厉明深这才说:“不是不行,但没有特色。”

见梁宸安疑惑,厉明深进一步解释:“特色说白了就是大家都卖水果,为什么客人要买你的,不买别家?”

杨思乐语气里满满自豪:“因为我们的梨最好吃!”

厉明深不由一笑,说:“酒香也怕巷子深,东西好别人并不知道,所以宣传要到位,电视广告就是这个道理。”

梁暮秋听得入神,一副受教了的模样。

回去路上,两个孩子在后座讨论到底要卖什么,一天下来梁暮秋已经摸清厉明深的路数,他会引导两人思考,而不是直接给答案。

梁暮秋有种感觉,厉明深似乎是有意在教梁宸安。

梁暮秋边想边忍不住侧头看去,目光直白不加遮掩。厉明深叹了口气,开口时语气中含了些无奈。

“别看了,再看我要开沟里去了。”

梁暮秋这才意识到他竟一直盯着厉明深,仓皇地移开目光,看向车窗外面。

快到小梨村了,这段路间隔十几米才有一一盏灯,光线昏暗,远方的梨园在夜色下呈现出模糊的影子。

梁暮秋安静地看了一会儿,忽然间想起什么,又转回去,对厉明深说:“你又不是没开到沟里过。”

说这句话时,梁暮秋眼神明亮,藏着揶揄,仿佛终于捉到厉明深的痛脚。

厉明深想起来了,他第一次来小梨村时车轮陷进泥里,是梁暮秋帮他推车。

当日的情景历历在目,厉明深记得他出差梦见勖明昭,决定亲自跑一趟,想找孩子舅舅谈谈,威逼也好利诱也罢,目的就是拿下抚养权,完成勖明昭的托付,安抚歇斯底里的厉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