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6各怀心思(2 / 2)

加入书签

女儿还受着伤,做母亲的不在府里照顾着,居然进宫请安去了?

这个安什么时候不能请?一定要今天去请?

安惠贵妃……

这个人凤婵音认识,她出身安氏嫡支鲁国公府,是母亲的同族姐妹。

小时候,凤婵音唯一一次进宫,就是去拜见这位贵妃娘娘。

凤婵音记得安惠贵妃为人很是和善,温温柔柔地问了她很多问题,还让她称呼她为姨母,说“娘娘”这个称呼太生疏了。

说起来,她见惠贵妃的那年,正好是六岁的时候,再之后,就发生了母亲生病,她被送去道观的一系列事情。

想到这里,凤婵音心中一顿,有什么念头从脑海中一闪而过,但是这个念头出现得很突然,消失得也很迅速,她没有及时抓住。

这让她产生了一种焦躁之感,她觉得自己好像做错了。

把所有事情交给父母去处理,她自己静静地等在别院里,什么都不做,这样对吗?

就像六岁那年,她被送走的事情,明明有很多疑点,但却因为人小力薄,什么都做不了,只能听从父亲的安排。

如果这一次,父亲也和从前一样,将真相隐瞒于她,擅自就做出了所有的决定,她还要傻傻的什么都不管不问,任由父亲为她做主吗?

不应当是这样的,凤婵音想,她已经长大了,不该再像一个小孩子一样糊里糊涂地躲在父母的羽翼之下。

作出了决定,凤婵音就立即开始行动,她有些惶然地对武妈妈道:“父亲和母亲怎么都不在别院里?那别院现在是谁在主事?靠得住吗?要是再有刺客来怎么办?”

武妈妈只当她是被刺客吓坏了,说了一大通安慰的话。

凤婵音像是没有听进去,依旧一副忐忑不安的样子,然后悄悄给冬棋使了个眼色。

冬棋立刻道:“姑娘被歹人刺杀过,心里的不安,不是妈妈两句话就能消去的,不如把主事之人叫来,给姑娘说说这别院的守卫布置,也好让姑娘宽心。”

武妈妈觉得她说得有理,果然就去把别院的护卫首领叫过来了。

在凤婵音询问护卫首领的时候,凤丞相和安氏也正忙碌着,一个忙着清理丞相府的内鬼,一个在给宫里的安惠贵妃“请安”。

皇宫,椒泰殿。

安氏恭敬地站在殿内,一板一眼地复述道:

“相爷让我转告娘娘,上一辈的恩怨,不要牵扯到小辈身上。”

“相爷说,娘娘如今的所作所为,会令他瞧不起。”

安氏的姿态、语气都极为恭敬,话中的意思却一点都不恭敬。

惠贵妃也不怪罪。

安氏,只是一个传话人。

真正对她不恭敬、对她发出警告的,是安氏背后的凤远。

惠贵妃讥诮地一笑:“怎么?从前需要本宫的时候,就把女儿送到道观里去,以图讨好本宫。”

“如今爬到了丞相的位子,觉得地位稳固了,再用不上本宫了,就又想起来做一个慈父了?”

“他凤远才是虚伪得让本宫瞧不起!”

“凭他,也配来教训我?”

讥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