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16巧合(1 / 2)

加入书签

凤婵音想要认识赵十六的行为,在明弈看来,是她对自己朋友的认可,所以他没做他想就答应了。

凤婵音眼中闪划过一丝笑意,这才道:“那日在鹿灵山,因形势危急,故而隐了姓名,也没有好好道谢,还望你勿要见怪。”

“右相府凤家次女,凤婵音,很高兴认识你,明弈。”

说着,举起手中的杯子道,“谢谢你在鹿灵山的相救之恩。”

明弈拦下她的酒杯,劝道:“你身上的伤还没好吧?不要饮酒了。也不宜喝茶,你应是还在服药,茶会解了药性,还是先喝碗汤吧。”

他一边替凤婵音盛汤,一边道,“其实那天,我也没帮上多大的忙,你这样又是摆酒请客,又是重礼酬谢的,我实在受之有愧。”

“这顿酒,我喝了,那些礼物,我就不收了。”

凤婵音愣愣地接过他手中的汤碗,失笑道:“你还懂岐黄之术?”

明弈举起杯子,在她的碗上碰了一下,跟逗小孩似的,然后才解释道:“我家中是行医的,我没入这一行,不会行医问诊,但耳濡目染的,也听过一些养伤养病的禁忌。”

凤婵音了然道:“原来如此,所以你的马车上,才会常备着药品?”

明弈点点头。

凤婵音从善如流地喝了汤,问询道:“你刚才,没有一点惊讶之色,是早就知道我的身份了?”

明弈斟酌着道:“我也是后来,听闻右相府的千金在鹿灵山遇袭,才猜到的。毕竟……你还挺出名的。”

这又是个什么说法?

凤婵音不解地看着他。

“你不知道吗?”明弈道,“你少时被送去道观寄养的事迹,每年都要被茶楼说书先生翻出来讲一遭的。”

“许多人还设了赌局,猜你哪一年会被接回相府。”

“右相大人,是朝中的大人物,与他有关的事情,总会格外引人关注些。”

凤婵音还真不知道,不过她也不太在意。

她比较感兴趣的,是明弈刚才所说的“医”字,她简单地说了一句“原来如此”,就把话题拉回明弈身上,道:“我听闻你叔父是太医院的太医,原来你家中也是行医的,想来你们家的医术一定很好。”

明弈略带自豪地道:“我们家的医术,在洛州还算有些名气。”

“最好的,当然还是我四叔,他如今是太医院的六品院判。”

凤婵音看着他,弯唇一笑:“是啊,能进太医院,一定很厉害,尤其还坐到了院判的位置。”

笑颜之下的心情极为愉悦,太医院啊!不是巧了吗?她正需要一个熟悉太医院的人。

这明弈简直像是老天爷派来助她的。

她在鹿灵山遇刺,他带着马车出现,送了她一程。

她要找车夫的儿子王贵,他认识京城的地头蛇。

她要寻孙太医的踪迹,他的叔父刚好就是太医。

天下居然有这么巧、又这么好的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