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37过招(1 / 2)

加入书签

丞相府与当初的侍郎府比起来,人员已经算是复杂了,但与文信侯府比起来,还真称不上一声“人员复杂”。

丞相府只住了凤丞相这一房人,而文信侯府可不只住着凤婵音的大伯文信侯一家,还住着文信侯的其他几房兄弟。

各房的人娶妻生子,子女们又各自成家立业,生了孙子孙女,一代代繁衍下来,人口很是繁盛。

一个侯府里,算上仆从,近有上千口人。

也亏得祖传的宅院够大,不然,都不一定能住得开。

人实在是太多,老夫人回京的这一日,凤婵音光是认识几房的堂姐妹,就花了大半个时辰。

不过是互相叫声姐姐妹妹,简单地说两句寒暄话,就差点把她的嗓子说冒烟。

等把亲戚们重新认了个遍,才终于能坐下来歇口气,凤婵音赶紧接过冬棋递来的茶,大大地灌了一口,润润干涸的喉咙。

这也就是暂时歇口气,侯府的人还没来齐呢,有一位重量级的人物,她还没见着??她的大伯母侯夫人蒋氏,据说是碰上点急事,去处理去了,要过会儿才来。

凤婵音放下茶杯,对冬棋使了个眼色,冬棋瞬间心领神会,转头附在冬画的耳旁低语了几句话,冬画听完点了点头,悄声退了出去。

冬画的祖父在侯府任着一个小管事,让她去打听消息,最合适不过了。

凤婵音非常好奇,究竟是什么十万火急的事情,能让她那位惯会处事的大伯母把客人扔在一边,连表面的礼节都顾不周全了。

念谁来谁,凤婵音正想着大伯母,外间就赫赫扬扬地走进了一群人。

凤婵音抬眼一看,打头的那人,正是被丫鬟婆子簇拥着的蒋氏。

凤婵音重新站起身来,同她见礼。

蒋氏扶起她,握住她的手,没急着跟她说话,而是先给凤老夫人请了安。

请安完毕之后,才转头问候道:“伤都大好了吧?没留下疤痕吧?可怜见的,好好的怎么会遇见刺客?”

凤婵音依次回答道:“都好了,没留下疤痕,事情都过去了。”

蒋氏又道:“本来你回来了,又受了伤,我们是早早地就想去看你的。”

“可相国大人说,太医切切叮嘱了,你要静养,不可劳心劳神。”

“我们若是过去,免不得你要迎迎送送、叙话答话的,总是一番搅扰。”

“为了让你清清静静地养伤,我们就没急着过去,想着等你好些了再去看你。”

“谁知,你都好得可以自己过来了,这真是再好也不过了。你母亲也是,应该早点打发人来告诉我们的,你是伤患,该我们先过去看望看望你。”

说着,转头对着凤老夫人道,“母亲,您说是不是?”

老夫人点点头,对凤婵音道:“你父亲就是小心太过,才把你养得自小多病多灾。”

从小就身体强健的凤婵音:“……”您老在睁着眼说什么瞎话?

当初的内情,外人不清楚,您还不清楚吗?

她被送出去,哪里是因为什么“多病”“多灾”?

真实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她现在还在调查,可即使是凤家内部流传的明面上的原因,也不是她生病,而是她母亲生病啊。

正是因为当初“生病”的人是母亲,所以她才会毫不犹豫地答应了父亲的提议,才六岁之龄、小不点一个就独自去了明月观。

要是当年是她自己生病,不管说什么,她是都不会同意去明月观当什么记名弟子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