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第四十三章(2 / 2)
李息望着她的背影,瞥眼脸色难看的两人,凉凉道:“出息!”他一粒一粒往嘴里抛着花生粒,稍抬了下巴:“郡主吓唬你们呢。”
他二人闻言啊了声,心里敲起鼓,正低头懊恼着,便听李息催促道:“别忙着后悔了,快跟上。”
褚英驻足院中空地,听见身后动静,并不回头,只仰面看着天,缓缓问站在自己身旁的人:“天象有异,李息,你觉得这是什么征兆?”不等回答,兀自说了下去:“血月祭国,大凶之兆!”
血月当空,漫天无星。
李息道:“说起血月祭国,郡主知道这座蘅山是什么来历?”他见褚英疑惑,娓娓道:“此山原名青山,南地越民在此地建城,一直到太炎立国,都不曾改名。太祖建业初期,青山地处险要,攻下此地,再往前朝都城,一路便可畅通无阻。那时前朝早已是强弩之末,一国之君为求安稳,连连向太祖割地求和。”
“而那时镇守青山的,是个叫付千钟的女将军,她接到国君割地的诏书不肯认,在无粮草无援兵的情况下死守青山半年,眼看对方耗不下去,将要退兵,付将军却在城头挂起白旗,投降了。”
他接道:“对方将领受了付将军的降,却不肯咽下死守半年的这股气,进城之后屠杀官兵百姓,填满了一个万人坑。”
提到此处,褚英以为结束了,李息却话锋一转:“不过,后来还发生了更奇怪的事情。青山百姓出城投降时,形同白骨,气若游丝。而对方的士兵挖坑埋尸时,有的尸体居然起死回生,抱着士兵啃咬起来。到最后,形势严峻,只能放一把大火,将坑中尸体尽数烧了。”
褚英警觉道:“为何会抱着士兵咬?”
李息嚼着花生,面色平淡:“对方将领上报国都的信中宣称青山兵民皆染瘟疫,性同野兽,神志迷离,人畜不分。甚至在死后,尸体还会被疫病驱使,啃食活人填肚,非得一把火烧了不可。”
“烧了以后呢?瘟疫消失了?”
“尸体焚烧之后,地上留下一团可疑的黑色液体,恶臭无比,分辨不出它的来源。郢城的医师前来调查,断定此液体便是造成瘟疫的罪魁祸首。青山空了几年,人迹罕至,而这古怪的瘟疫,再也没有出现过。”
褚英哦了声,点着下巴想了片刻,对他道:“你竟是个喜欢听故事的,你觉得山下百姓和南地青山的瘟疫是一样的。”
李息道:“崇寿宫内有个藏书阁,来时无聊随意翻了翻,便看到了这么个不知真假的故事。今日见这些人古怪离奇的症状,才想起它来,无凭无据,异想天开罢了。”
褚英饶有兴味地看了看他,忽然噌地抽出腰间剑,提剑拧身回去,冲那两个不敢靠近的小道士说:“灯中有你们老祖?”小道忙不迭点头:“有的,有的!”褚英剑上寒光反出灯火摇曳:“请出来吧,作怪的山鬼已到,叫你们老祖再杀鬼积积德。”
说罢,院中平地刮起阴风,檐上两扇无灯芯的纸灯笼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