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38剃度(1 / 2)

加入书签

子时正酉刻,寂静的山道响起凌乱的脚步声,声音杂乱无章却又声势浩大。

躲在树上的周珥,远远望去,一队举着火把的队伍正往寺庙的方向急行而来。

那个开门的小沙弥看着山下蜿蜒的队伍,轻手轻脚地跨出寺门,提着灯笼站在门前等着上山的人。

队伍行至台阶处停在原地,从队伍中走出两人,二人一前一后的踏着台阶而上。

渐渐地人走近了,周珥这才看清走在前面提着灯笼的是个面白无须的中年男子,后面跟着的黑衣男子,蓄着长长的胡须,虽面上保养得不错,可从那一声重过一声的喘息中,也可看出年岁不小。

那二人越走越近,忽地见寺门前站着的人忙快走几步,而那小沙弥却一动不动,等着二人走近。

“慧仁大师,劳您久等了。”黑衣男子还没走到跟前就双手合十道。

“阿弥陀佛,走吧!”

“咔嚓!”

树上蹲着的周珥一个趔趄从树上摔了下来。

“谁在哪儿?”一枚暗器随着冷喝声而至。

周珥侧身闪躲,暗器钉入树干。

一阵山风吹过,旁边的古树掉落枯枝,一时咔嚓声响起一片。

“陛下,我去看看。”

提着灯笼的男子缓缓走近,大树下除了断枝便什么都没有了,泛着幽光的暗器深深地扎入树干中,那男子?了眼暗器,提着灯笼前前后后细找了一遍,见什么都没有便取下暗器回去复命。

“陛下,是山风吹断了枯枝。”

“嗯~”黑衣男子点头道:“大师,走吧!”

“等等~”慧仁大师说完,周珥便感觉一道神识扫了过来,那神识在周珥身边一顿,又来来回回地扫了几遍。

慧仁大师眉头紧皱,他明明感觉到树上是有人的,可他都用神识去探了,却什么都没看到,可他的直觉一向不会有错。

慧仁大师深深地盯着周珥的方向,山风呼呼地吹着,大树也跟着摇摆,慧仁大师暗道:“怎会如此,要不就是我多虑了,要不就是修为在我之上。”

想到此慧仁大师眼中一寒,看来今晚是去不成了,慧仁大师收回神识,“陛下,里面请。”

那被称为陛下的黑衣男子一怔,随后反应了过来,点头道:“大师先请。”

“吱!”寺门关上了,周珥的神识随着三人进了寺庙,见那慧仁大师带着二人来到一厢房中,二人便盘腿坐下,一人泡茶侍奉,一人讲经,一人听。

“我嘞个去!”大树上的周珥拍拍胸脯,又眺望厢房的方向,“听了好几天的慧仁大师,我还以为这慧仁大师是个白眉毛的得道高僧,没成想竟是个孩子!!!”

“我就说满寺庙没找到一个有法力的老和尚,原来是个被我忽视的小和尚,大意了大意了,刻板印象要不得啊!”

周珥一边分神听着里面的二人讲经,一边想着这一国之君为何漏夜前来,“就算是白天没时间过来,那晚上来就只为了听经吗?还是原本的行程因我而改变了?”

“大师,陆卿可还好。”讲完一段经,二人喝着热茶,那皇上便有些焦急地询问。

“陛下放心,因果既定,他也知晓自己的职责,现下已安心礼佛。”

“大师,他真是那异星吗?”

“陛下,出家人不打诳语。”

“大师勿怪,毕竟关系我大梁国运。”

“阿弥陀佛!”慧仁大师念完佛号便不动了。

那皇上见此也退了出去,“回去吧!”

“是,陛下,臣已安排妥当。”

寅时三刻,寺庙内的和尚纷纷起床齐聚大殿开始一天的早课。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