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8章(1 / 2)

加入书签

户部侍郎许?年与顾成言共同整理这理念账簿时发现了不少的问题在顾成言来户部任职以前上一位户部侍郎深得户部尚书余劲松的信任很多事务都是直接交由那位大人负责的。

许?年也是头一次了解的这般详细这账簿上的问题牵涉及广、兹事体大一时半会儿他也不好声张只能跟顾成言俩人一起商议。

“顾大人如今这账簿出现了问题定然是需要上呈陛下的只是如今咱们整理的部分不全又缺少证据再加上前头那位户部侍郎已经告老还乡万一泄露了消息恐怕会给他带来杀身之祸。”

顾成言皱着眉问道:“那该如何是好?许大人可有应对之法?”

许?年很高兴顾成言依赖自己的表现

于是安抚他说:“不如咱们还是先将账簿好生整理清楚再私下先行查验着你我二人互相帮衬想来应该也不会被第三人发觉待人证物证齐全再上报陛下圣裁!”

说完还朝着皇宫的方向拱了拱手。

顾成言恍然大悟十分敬佩的看着他说:“许大人果然思虑周全那一切就听许大人安排。”

许?年捋着自己的美髯笑的十分得意。

却没注意到顾成言的嘴角比平日上扬。

顾成言的一举一动皇帝自然都看在眼里心中对他十分欣赏。

“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

聪明人做事注意懂得借势而愚蠢的人却只知一味自己用力。借势可以四两拨千斤悠然的隐于其后坐收渔利自己费力与之相抗衡艰难不说还容易将自己置于敌人的视线之中顺势而为不留痕迹才是最高明的做法。

可惜这么聪明的人不是自己亲生端王昌玄有小智慧但容易心生傲慢真正堪为君王之人必定要懂得时时刻刻隐藏自己的真实想法不能随意让人看透这一点连舒玄做的恐怕都比昌玄要好也是时候该给他吃些苦头了。

皇帝实在是太喜欢顾成言这个人了十分遗憾他不是自己的儿子但想起近几日频频来自己跟前送汤的女儿清和突然有了成算哪怕不是自己的儿子也是可以成为一家人的!

大内总管来报:“陛下清和公主到了说是写了一手诗望陛下指点。”

皇帝极其喜爱有诗才之人满朝皆知所以清和这个继承了她母妃淑妃的柔和性子又颇有才学的女儿极为受宠是可以经常出入御书房的。

“给父皇请安。”清和公主娉婷玉立优雅温和。

跟顾成言倒

是性子有些相像,想必也能合得来,皇帝心中想。

“听说清和今日写了首诗,快叫父皇看看。

清和笑着上前,将怀中的纸张取出铺开。

皇帝见惯了朝中男子的豪放诗文,乍一见这等小女儿的温婉愁绪,倒也觉得别有一番韵味。

“清和的诗中藏着一缕情丝,可是有喜欢的青年才俊了?皇帝打趣道。

清和揉着手帕,垂下眼帘,羞涩地不说话。

“罢了罢了,父皇不问你,晚上去你母妃那里再问,那清和不妨与朕说说,那人是怎样引得朕的公主心动的?

清和的目的本就是希望由母妃替自己向父皇开口,既然已经达成,其他的倒也愿意主动说出来。

“父皇,清和说了,您可不能笑话我。小女儿的姿态羞怯可人,拽着皇帝的袖子轻轻摇晃撒着娇。

皇帝大笑,倒是很吃这一套。

“朕肯定不笑话你!说吧说吧。

清和脸上露出爱慕之色,道:“他才华横溢,温文尔雅,但又英武不凡,清和仰慕他的才学人品,敬佩他的英武果敢,若能得此两人相伴一生,那便真的是此生无憾了。

皇帝又笑了,故意说:“莫不是朝中素有善诗之名的周文远?

清和急忙摇头,“怎么会是周文远呢!他如何能与顾大人相提并论!

“原来朕的清和喜欢一位顾姓的臣子。

皇帝又细数了一遍朝中符合条件之人,道:“这顾姓的大理寺少卿倒确实是文武双全,也有才华,只不过人家如今都四十了,清和,这年龄是不是稍微大了一点。

清和急的直跺脚,急忙解释道:“父皇!不是!是户部侍郎顾成言顾大人!

皇帝对自己身边站着的大内总管说笑:“你瞧瞧,身为公主,倒是一点都不害臊,在朕面前就把人家连名带姓的喊出来了,生怕别人不知道她喜欢人家!

大内总管陪着逗乐,“老奴瞧着公主的眼光倒是随了陛下,极好,顾大人可不是咱们南凌最优秀的青年么,长相也是俊逸出众。

皇帝点点头,“这倒是没错,朕也觉得顾卿样样都拔尖儿。

清和被他们一通取笑,羞红了脸,一福身,丢下一句:“父皇欺负清和,清和要去告诉母妃!

说完便提着裙摆跑出了御书房。

当晚皇帝宿在了淑妃宫里。

第二日,顾成言被召至御书房。

大内总管笑的连眼睛都眯起来了。

“顾大人,天大的好事就要落在您的身上了,可不要忘了让老奴也沾沾喜气。

顾成言笑着应和,“这个自然。

进了御书房,顾成言行礼问安后,将自己藏于袖

中的奏折呈了上去。

“陛下,臣近日收到了一份状告吏部尚书汪士祥的诉状,上边所述牵涉过多,臣不敢擅自做主,于是呈与陛下定夺。”

皇帝皱眉,接过那诉状,顾成言听见龙椅上的皇帝喘息声越来越重,最后他狠狠地拍了一下御案,站了起来。

“朕竟不知,吏部如今成了卖官鬻爵,谋取私利的地方!好一个汪士祥!好得很呐!”

上一位吏部尚书由于景州府金矿一案受了牵连,被流放边疆了,如今这位任职也有六七年了,根基稳固,连私自卖官这种诛九族的事情也敢做。

“陛下,呈此诉状之人乃是江南一富商之子,他父亲花了重金为他买了一个九品的官职,岂料对方收了钱,却没办事,他家里自然不服,结果却被人借机搅了生意,闹得个家破人亡。

他隐姓埋名,一路伪装成乞丐,才到的京城,饿晕在臣从户部归家的路上,臣将他带回了府中医治,因此他极为信任,臣以派人前往江南查过,确有此事。”

事实自然并非那么简单,哪就那么巧了,这人是林舒玄派人一路暗中从江南护着到的京城,否则凭他身无分文的样子,这辈子也到不了京城。

他也不是饿晕的,是被林舒玄的人打晕的,只不过当时他确实好几日没有吃饭了,自己也分不清是怎么晕倒的。

皇帝按下怒火,“将此人先安置在你府上,免得遭遇不测,江南的官场也是该整治了,你先回去,好生准备着,过几日,朕会安排你去江南走一趟。”

顾成言低头作揖,“是。”

皇帝本来今日要提这赐婚一事,如今也没了兴致。

大内总管听得分明,知道正事要紧。

所以清和公主今日来御书房的时候,他就出面拦下了。

“公主殿下,陛下今日有要事处理,实在是分不出心思来见您,公主听老奴一句劝,好事多磨,这赐婚也不急在一时,您又何必惹得陛下不快呢?”

清和倒是听进去了,虽然心中不免失落,但到底是知情识趣之人。

“多谢公公提点,那我就不进去了,烦请公公告知父皇我来请过安了。”

“公主放心,老奴一定带到!”

淑妃今日见了娘家人,兴奋之余就将陛下已经答应要给清和与顾成言赐婚一事透露了出来,老夫人一回去便将这喜事告知了礼部尚书。

第二日早朝后,礼部尚书十分亲近地走过来与顾成言闲话,三句不离清和公主,这附近走着的大臣不少,都听见了,得知天子要将公主下嫁,纷纷作揖给礼部尚书和顾成言道贺。

很快满京城仰慕顾成言的女子就都知道了这件事。

思琪也不例外,

今日她刚跟右相府上的几位程家姐姐约上一块儿逛脂粉铺子她们便跟她提起了这件事情。

“思琪那清和公主上回太后寿辰的时候不是还拉着你闲话吗?果然是早就看上了你大哥不过她性子还算温和就是傲气了些你日后还是要好生跟她处着免得你大哥左右为难。”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