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1 / 2)
皇帝昏倒了就在昨晚。
太医院掌院陈太医派人给他递了个消息说是马上风。
昨晚皇帝召见了一批年轻的低阶妃嫔在宫殿中玩的花样比较多吃了过量的那刺激性的药丸经受不住刺激如今起不来身了。
其实顾成言也并非林舒玄所说的菩萨他只是因为上辈子自己身患重疾明白生命的珍贵所以对于威胁不了自己的生命以及他在乎之人生命的弱者
皇帝已经年迈了如今林舒玄这个太子已经是南凌实际的掌权者朝臣们也都是信服的皇帝根本无法威胁到他如果真的谋害了皇帝那便真的是父子相残他是怕林舒玄以后回忆起这件事后悔。
做人做事都是需要给他人也给自己留一条退路的。
皇帝如今失去了行动能力而且口不能言好几次他想召见顾成言进宫但却无人领会他转动的眼珠所代表的意思。
太子从皇帝病倒后就以未好生规劝陛下导致陛下龙体受损为由将他身边的侍从换了一批。
每日亲自侍奉汤药关心皇帝的病情询问太医每日诊治的状况。
太医院掌院陈太医跪在皇帝的龙榻前道:“启禀太子殿下陛下此症微臣已经与太医院的诸位太医讨论过了配合汤药艾灸慢慢地诊治一段时间后陛下是可以恢复行动的只不过到底不可能如以往一般灵便。”
皇帝自己也是听见了的林舒玄瞧他的眼睛便知道他内心的狂喜。
“如此便已经很好了有劳诸位太医费心孤也希望父皇能够早日好起来。”
这句话林舒玄说的真心实意。
一旁的卫公公心下一动不经意地看了主子一眼。
几位太医本来还有些担心太子的态度毕竟若是放弃诊治太子马上就能翻身做上龙椅了没想到太子果然看重亲情。
晚些时候东宫迎来了两位娇客。
不是别人正是宠冠六宫的两位昭仪娘娘二人大摇大摆的走进了东宫。
“主子!”
二女齐齐跪在太子跟前。
“起吧你们俩倒是聪明把事情推给了那批低级的宫妃这几个月委屈你们了事情已经办的差不多你们即日起不必再去陛下跟前侍奉乖乖地待在自己宫里等陛下驾崩后孤会安排你们离开。”
两姐妹心中十分畏惧林舒玄。
“全凭主子做主!”
自从皇帝中风后林舒玄便禁止后宫的妃嫔靠近皇帝的寝殿一来是怕皇帝有什么后招通过她们传递什么消息出去二来是防止某些人杀了皇帝嫁祸给自己。
所以两位昭仪就算不
出现在皇帝跟前,也无人质疑。
“主子,为何还要让太医费心诊治?陛下早日驾崩,您不就可以早日登上皇位吗?”
其中一位昭仪十分不解地问道。
“因为”顾成言昨夜的那段话在林舒玄的脑海中重现。
林舒玄背过身,看向窗外的那颗高大的相思树。
“因为就这么简简单单地让他死了,也太便宜他了,孤要他慢慢体会眼睁睁看着自己一步步走向死亡,却无能为力的恐惧。”
两位昭仪对视一眼,眼中满是惊惧,看来主子对皇帝的恨是深入骨髓了。
没多久,两位昭仪就怒气冲冲地走出了东宫的大门,看样子是闹得十分不愉快。
自此,太子对外便宣称她们要待在自己的宫中寸步不出,每日跪在佛祖跟前替陛下祈福。
看样子,两位昭仪是彻底惹怒了太子,遭到了太子的禁锢。
屋漏偏逢连夜雨。
这边皇帝中风动弹不得,那边南边遭了水灾,一连下了一个月的瓢泊大雨,地里的水稻全都泡的发了霉,颗粒无收。
“孤觉着户部尚书对南方的情况更为熟悉,且他曾与孤一同去过江浙一带,那边的民众也对他更为熟知,如此,便由顾成言前去治理水患,事不宜迟,即刻便动身吧!”
尽管太子说的理由再合理,诸位大臣还是瞧出了不对劲,治理水患,一向是工部负责的,如今竟然派给了户部,顾成言是陛下的亲信,看来太子这是在为自己日后登基扫清障碍了。
顾成言依旧是那副清俊温和的表情,他跪下道:“臣领命。”
这不是顾成言第一次跪在他面前,林舒玄这次却觉得无比烦躁,他下意识转动左手大拇指上的翡翠扳指。
虽然是让顾成言亲自前往,但太子还是从工部拨划了一批有经验的人给他带走。
顾成言走的时候,林舒玄不在东宫。
此时是春夏相交之际,南方正是多雨的时节,顾成言到的时候,道路十分泥泞,沿途的田地里全是雨水,淹没了种着的庄稼。
此间的知府还是顾成言举荐的,是个好官。
水患上报的时机较早,只是这水患来势汹汹,如今已经造成了极大地损失,路上躺着的灾民不少,大多是居所被大水冲垮,无处可归的。
顾成言到了之后,并未过多寒暄,直接让人领着去了受灾严重的区域亲自查看。
他深知如今的状况,堵不如疏。
“诸位,此地是平原,地势平坦,这洪水排不走,所以需要修一条足够深,足够宽的河道,将上流的河水一分为二,减缓流速,避免决堤,如此不仅解决了水患,还可以便利更多的农民灌溉田地,你们以为呢?
此法是否可行?”
他的提议得到了工部众人的一致看好。
“大人此法甚妙遭遇水患百姓颗粒无收最怕活不下去往年水患过后紧接着就是饥荒往往要死不少人
说话的是此间的知府肖水堂他出身寒门是真心为民众考虑的。
顾成言眼中有对他的认可。
“肖大人与本官想到一块儿去了本官会奏请太子请太子免去受灾地区的百姓今年的税赋太子仁善自然会体谅百姓的艰难。”
肖水堂知道如今是太子监国以往陛下在位期间可从未有过这种政策看来这位太子比之陛下要更为宽厚。
“如此便已经极好了!”
但也有人提出了现实面对的难题“顾大人跟肖大人方才说以工代赈一事确实是个好办法可这征召来的人总得吃饭要是像您二位所说还给他们发钱可这钱粮从何而来啊?”
这时候顾成言率先回答他:“钱粮一事本官会想办法如今先用当地的税银抵一阵子。”
众人都以为顾成言是上报朝廷让朝廷拨款毕竟他自己就管着户部南凌的钱都在他手里攥着想来也不是什么难事便没有深究。
顾成言的提议回去后立马就被细化了当天各级官府便张榜了招工令。
识字的人守在榜前替百姓们用大白话解释这其中的条例。
一位壮汉惊讶的说:“竟好有这样的好事?以往不都是强行征召咱们去做工的如今去了还能包吃包住发工钱哩!”
“是啊是啊真的假的?你可不要诓骗我们不识字!”跟着说话的是一位老大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