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44第44章(1 / 2)

加入书签

四张两寸宽,五寸长的绣片,各绣了海棠、夏荷、秋桂、红梅四色花卉,绣片下方打了络子,小小一个甚是精致。络子颜色样式与绣片上的花样子配在一处,匠心独具自成一格。

只一眼,沈知衍就被吸引住了,特别是代表夏的那张绣片,一只蜻蛉立在半开的荷花上,下方庭芜绿的络子衬着粉荷甚是清丽,夏日的热闹和生动全落在这一方小小的绣片之上。

沈知衍小心拿起那张螓立粉荷的绣片把玩:“这绣片里头包了什么?这样拿在手上到不会让人觉得轻飘飘的。”

林芷看沈知衍这个爱不释手地模样就知道自个儿的书签赚钱计大有可为。

沈知衍不是一个耽于享乐的人,他读书向来目标明确。吃穿用度都不甚讲究,就说他书房里头那张书案,除去笔墨纸砚之外,不过一镇尺、笔山、笔筒和笔洗。哦,现在添了一盆水仙。

其余的赏石、香炉、砚屏等物件,是一件也无。连水丞都没有,研磨用的水都是自个儿打一竹筒子就成。全然不似其余读书人那样,插瓶儿摆件样样俱全。还有那书衣、挂签及包背等小物件儿,一点儿没见着。

这时候自然也有书签,林芷熟悉的那个朝代从春秋的牙签到唐宋的芸签、浮签,历史悠久。足以说明文人士族这一阶级的东西,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人做不出的。

这时候的书签就是挂签,多用皮料纸制作,或是加入防虫的香料自带异香或是用雕刻的山水花鸟拓印而成。仔细算来,这里头的成本可比林芷的绣样书签高出许多。

大虞朝的造纸技术发展得不错,这时候已有《天工》这样的科学技术著作记载造纸术。该书明明白白记载了造纸之术,还将其概括为五个步骤:斩竹漂塘、煮篁足火、荡料入帘、覆帘压纸、透火焙干。[1]

林芷看见了,也想起来曾将看过的视频。然后,很有自知之明地放弃了。造纸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实在复杂,容错率实在不高。林芷是没信心能做出来与卖纸的铺子里一样成色的纸张。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受限于生产力和生产技术的影响。这时候的纸张还是金贵,而专门用于制作挂签的特殊纸张,就一个字,贵。

当然了,这时候的挂签也有用金银、玉石、骨片等其材料制作的。有贵有贱,可这些显然与林芷的刺绣书签不是一个赛道的,暂且不提。

林芷的书签,真正需要投入银钱的就是底布和绣线,细算下来,成本着实低。

底布用素绢,一匹素绢至多一贯钱,那还是上好的玉色新绢,成色稍差的都不是这个价。四十成匹,一匹素娟,宽约二尺,长为四十尺。即便是手生的小绣娘们,一匹布也能得三百来张绣片。

再说丝线,林芷画得花样子取巧,寥寥几笔已得见意趣,下针时却是费不了多少丝线。对于如何动用最少的丝线秀出花团锦簇之感,她可太有经验了。

“你说,这么一套挂签,售价半贯钱,这生意可能做?”林芷一脸得意。

沈知衍这会儿已经瞧出来这绣样挂签应该是在里头包了木片类的东西,薄薄一片,可拿在手里把玩,也可夹在书页内。他斟酌着说:“前头能卖上不止半贯钱,可后头,一旦跟风模仿者众多,就卖不上这个价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