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第46章(1 / 2)
马车一路向城外行,七月的天,还余留几分酷暑的热气,加上车里到底有些闷。待到冰盆里的冰化了之后,两人一车的马车里便添了几分难耐。
沈知衍一行出发得早,时间还算充裕。害怕一路急行秀才公们受不了,一路上马车的速度便不算快。每逢驿站便会停下来歇脚,免得在路上中了暑气。如此这般,足足在路上行了五日,才在最后一天进了永州城。
城门口等待多时的杨家奴仆一瞧见自家的马车忙殷勤上前:“福管家一路辛苦,早两天老太太便打发小人来城门口接七少爷。这厢可算是盼到人了,快随小人家去,老太太可挂心得很。”
打头的马车放慢了速度,管家杨福叹气:“酷暑难耐,七哥儿受了些暑气便不敢多行,倒是叫老太太担心了。”
接人的奴仆一听这话脸上便显出十足的担忧来:“七少爷如今可安好?家中早已请了大夫,就怕路上辛苦叫七少爷的身子受不住。”
杨信沛行七,是他们那一辈里最小的那个,嘴甜会哄长辈开心,读书还有几分天份。家里面难免偏疼几分,一来二去便养得有些娇气。舟车劳顿,于杨信沛而言确实是有几分辛苦。
见州府的杨家准备充分,从上到下显然是用了十足的心思,杨福心下满意。脸上便有了笑影:“七哥儿精神倒是还好,但还得请良医诊治一番才能放心,倒是叫府上费心了。”
“福管家忒客气了,咱们都是一家人,可不能如此生分了。”
州城的杨家一脉是经商的,清河县的杨家一脉是入仕的。两家往上数两代是同一位祖宗,永州城的杨家待清河县的杨家一向精心。两家走动得多,关系一向热络。
杨福轻声提点道:“同行的四位郎君都是少年英才,里头有一位姓沈的郎君,七哥儿与他最是要好。七哥儿路上身子不爽快,幸得沈郎君赠药,七哥儿才能少受些罪。叫底下人留意着,别怠慢了贵客。”
来人一听一叠声儿地应下。
不过几句话的功夫,马车便拐进了杨家所在的巷子。原本车水马龙人声鼎沸的热闹样子,在马车拐入这巷子后便消失不见。
一行人便在杨家待客的别院住下。除了当天拜见过杨家的老太太之外,别院的四人便闭门苦读,修养身体静待乡试。
杨家待客周到,此处别院清静,另有一角门,若是想出府也方便。守门的健仆和院子里跑腿的小厮待四人甚是殷勤,连每日的饭食点心都是送到各人房间里头。
沈知衍自来比旁人健壮,安顿下来之后便又接着杨家的东风写了家书送回桃源村。他还出门去,自个儿好好走过从杨家到考场的这段路。食肆、客栈、药室、雅扇、酒坊、茶楼……
沈知衍不是头一次来南阳府,却是头一次有心欣赏州府的繁华。路过一处雨具铺子时,他叫一把油纸伞吸引了心神。
白绸的伞面儿上不知是出自哪位大家画师之手。
上头是一副山水画,运用特殊的笔法将山峦层层积染,远观似有雾气缭绕,近景用鼠须笔细细勾画,让近处的松针落叶不仅栩栩如生,还都有一股子水气铺面的实感,好一幅烟云生动的雨中山水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