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31志愿(1 / 2)

加入书签

四月迎来二模考试,考完学校组织毕业班拍集体大合照,很多同学都从家里带来相机或者手机,利用这个机会和关系好的同学、老师拍合影。

许于薇也带来了她的新手机,宋乔有点羡慕:“都要考试了,你爸还给你买新手机啊。”

“这是奖励我一模考的,再说了高考后不也要买手机吗,早晚的问题。”许于薇调试镜头连着自拍了几张:“看,早买这不就用上了。”

三人挽着手找遍学校里每一个有标志性意义的建筑留下合影,有高一班级门口,有学校新建的图书馆,有操场旁边的玉兰花园,还有刚修不久的园林花圃。

“上一次坐在这张石椅上,还是早读课开始前背文言文。”

宋乔挽着余希柠的手和她靠在一起,抬手比耶,许于薇帮她们拍。

“林?呢,怎么不见他?”

许于薇状似无意地提起,本以为他会来找余希柠拍合照,没想到半天都不见人。

余希柠摇头:“我也不清楚。”

她也很久没见到林?了,偶尔经过篮球场,视线会下意识穿过层层台阶落在场地中央,去捕捉那道熟悉的身影,但就是没遇见。兴许他也正放弃爱好,选择全力冲刺高考吧。

许于薇低头回看手机里拍的照片,没和林?拍上合照,又怕被姐妹们看出端倪,她按按把失落情绪藏回到心底。

六月初,高三生放假,最后一堂课结束后,班主任在黑板上洋洋洒洒写下了一篇长诗,预祝学生金榜题名。

教室外传来呐喊声,紧接着无数被撕碎了的草稿纸跟卷子从楼上丢了下来,顿时漫天纸片如雪花般飘落。

对面传来学弟学妹们的喊楼声:“祝高三学长学姐,高考顺利,金榜题名。”

这样的场景,余希柠经历过两次,从前她还是喊楼的一员,如今已是真正的高三生。她闭上眼睛,许下一个重复了无数次的愿望:“希望高考顺利,考上理想大学。”

2013年6月7、8两日,雨后迎来大晴天,送考的家长纷纷说是吉日。余希柠的考场在本校,出门前陈慧柔不忘用沾了红花仙草水的石榴花枝在她额前、身上还有手心里洒了洒,说尽了吉利话。

这一年的数学卷子出奇的难,余希柠考完出来脸色就变了,心态大崩,间接影响到了第二天的考试。成绩出来那一晚,家里像天塌了一样阴沉可怖。

客厅里的电话一个接着一个响,全都是来问考试成绩的。余序洲负责接,起初还会叹气,到后面的解释都变得机械般无力:“考得不理想,没上二本线。”

陈慧柔躺在卧室床上,根本起不来,眼泪不停地流,打湿了半个枕头。该怎么办呢,她几乎是六神无主。

这一届的教师子女里,余希柠的成绩是最差的,教师村不少人家都在传这个事??序洲老师的女儿高考成绩出来了,糟糕得很。

次日一大早陈敬涛就来了,他建议余希柠去潮阳一所封闭式学校复读,该校往年复读生重本率高达95%,唯一的缺点就是学费昂贵。

陈敬涛和余序洲夫妇商量了一整个上午,余希柠就一直待在房间里没出去。

“我不同意她去潮阳读,一是没有寄宿经验,去了她还得花时间适应宿舍生活。在家里我什么事都可以帮她做,她只需要学习就好。二是她这个成绩,花那么多钱去了,如果还只是考个普通二本,那还不如留在二中复读就好。”

陈慧柔的声量不低,余希柠全都听进去了,对她来说,重来一次的高四生活,远比从前压力要大。她对这个环境本来就排斥,简直不敢想再来一次会怎样。然而陈慧柔没有给她自己选择的权利。

最终,陈敬涛也还是尊重他们当父母的,没有继续劝。

余希柠复读的消息没有多少人知道,连返校拿成绩单和毕业证,她都是让许于薇帮忙。几个朋友对于余希柠的情绪都能理解,尽量不在她面前表露出开心放松的样子。

录取通知接二连三地发放,第一批次的最快,宋乔考上了暨南大学,林?去了北京工业大学,许于薇最让人想不到,她报考了警官学院并被顺利录取。

七八月的日子如白驹过隙,很快又迎来新的三百天倒计时。

尽管这一届的老师都是生面孔,但在他们眼里,余希柠已然被扣上了“差生”的帽子,复读像是一张丑陋的标签贴在她的脑门上,走哪都会被人议论一两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