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表白(1 / 2)
日子照常过,余希柠和陈梓钰、陈梓航的相处一如往日那般,好像外公的事情并没有对他们表姐弟之间产生任何影响。那晚陈敬涛和余希柠的谈话,陈家姐弟似乎也不知道。
陈梓钰到了七大姑八大姨都着急张罗的年纪,得知张城分手后还没有谈新的对象,两家长辈又再度撮合。
陈梓航用之前攒的钱,还有家里的部分投资支持,自己出来单干做电商,大部分时间都在家里办公,偶尔去朋友那对接选品。
余希柠接连做了两个S级项目,成绩有了,人的状态却直线下滑。相比于同事的高能量,下班之余还能去健身、唱K、喝酒、玩桌游,她根本提不起任何力气。
因为对接、沟通、竞争这三样花去了她太多精力,重复的繁冗流程下来,打消的是余希柠对这份工作的兴趣。
说到底,她还是想去北京发展,做文娱。她觉得自己做拍摄、剪片子的时候是最快乐的。
前年,Vlog在国内盛行,起初是一位明星发的日常视频,很快就突破小众圈层。余希柠在B站上注册了一个账号,尝试剪了几次职场Vlog,收获不少点赞和评论。
后来怕影响本职工作,她就把更新内容替换成自己平日里剪的一些片子,有旅游vlog,也有一些影视混剪。
余希柠做剪辑UP,完全是偶然,起初是因为看了一本古代权谋小说,觉得作者写得很有画面感,如果能拍成电视剧就好了。但卖版权是玄学,等卖出到拍摄再到播出,她恐怕已经忘了这个故事写了什么。
所以,她萌生了自己剪片,给自己喂饭的念头。
找了心目中觉得跟人设很符合的演员角色进行二次创作,剪一集十分钟,要花费她两星期的时间。起初不过是圈地自萌,结果发到网上引来了很多网友自发转载,评论,和对剧情视频剪辑的关注。
自此之后,余希柠打开了一个新的赛道,有空的时候就做剧情二创,没时间写剧本、找配乐、台词录音,就剪一些影视剧人设宣传片。
作品不仅吸引了不少粉丝,还有一些圈内同样热爱剪辑的UP主,余希柠在二次元圈子也有了朋友。
去年七月,国内有一部古装宅斗剧上线,宣传方找到余希柠希望能够合作一些二创剪辑作品用于播出期间的平台宣发。
这是余希柠第一次接商务,非常忐忑跟紧张,好在片子质量确实很高,加上角色鲜明突出,她几乎很快就想到脚本思路和对应的背景乐。
方案提交甲方后很快通过,最终成片在B站上线不到二十四小时就破了二十万,冲上了热榜。
宣传方解释,他们并没有为余希柠的视频投起飞刷数据,单纯是因为她片子剪辑质量高,对剧情的把控还有人物的镜头选取、素材片段、背景音乐都用得恰到好处。
“你不做这一行真是可惜了,很多剪辑师对镜头都没你这么敏感。”
甲方的一句话,动摇了余希柠的心。
腊月农历十六,许于薇和丈夫在饶平举办婚礼,她成了这帮朋友里最早结婚的,看上去非常幸福。
高中时的好朋友全员到齐,包括远在北京的林?。婚礼上高中同学坐一桌,余希柠和宋乔、林?坐一起。
宋乔:“?哥在北京过得很滋润吧?乐不思蜀。”
林?肉眼可见变帅了,进门和新郎新娘合照时就有不少人在议论他,保不齐待会就有人来加微信。
婚宴吃桌最容易有好事发生。
“那也没你生活安逸,下午四点半准时下班,谁家好人能这么早。”
林?举起酒杯和老朋友碰了碰,望向余希柠:“你什么情况?说要来北京,结果转头就去了广州,放我鸽子?”
“我爸妈没你爸妈那么开明,不过我最近正在考虑离职换工作。”
正好林?在,余希柠问了些跟北京有关的问题,例如文娱行业这块薪资大概能有多少,租房贵不贵,空气质量好不好,生活到底能不能适应……
林?回忆了一下:“这些问题你好像之前也问过我,我满心欢喜回答完,甚至都要帮你看房了,你不来。我记仇。”
宋乔在旁边听着都忍不住笑出声来:“你现在看着就很像怨妇,被抛弃的那种。”
林?瞥了余希柠一眼,晃了晃手里的酒杯:“可不就是被她给抛弃的。”
这话,不知怎的,余希柠听出了别的感觉,又或者是酒意上头,有了错觉。她莫名看了林?一眼,视线对上的那一瞬间,仓皇躲开。
宴席结束,各回各家,余希柠一手拿着回礼,一手掏出手机准备给余序洲打电话。
“还有第二场呢,你们去不去?我在凯乐迪包了三个包厢。”
许于薇出来招呼。
余希柠摆摆手:“不了不了,我也不会唱歌。”
“那你直接回去?”
“对,我让我爸来接我。”
“余希柠,我送你回。”林?拦住她打电话的动作,拿出车钥匙:“我开摩托来的,能送你。”
“喝酒还开车?”
这话是宋乔说的,她看林?样子虽说不像喝醉,但脸都红了。
“开摩托不是开小车,我可以。”
林?望着余希柠,冷静道:“我送你回去,有话跟你说。”
许于薇看了眼宋乔,彼此心知肚明,顿时也没有再说话,默契地转过头去,等那两人商量好。
余希柠愣了下:“那行,我给我爸发个信息,说不用来了。”
林?给余希柠递了个黑色头盔,长腿跨过摩托,单腿撑地微微往她这边倾靠,好方便上车。
“这头盔压我头发,不戴不行吗?”
余希柠试着戴了一下,还是觉得太紧。
林?:“晚上风大,你又喝了酒。”
余希柠开玩笑道:“那我把卫衣帽子戴起就好了,也能防风。”
她穿了件连帽卫衣,正好有帽子。林?接过被放弃的头盔,带子穿过扶手挂上。
“我上车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