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44存心(2 / 2)

加入书签

“只需争得些许时日。”

她缓缓松开沈秋辞的手,低声道:“待你出嫁之后,见机行事。虽不能十拿九稳,但至少,还留有一线生机。”

沈秋辞露出恰到好处的顺从神色。

她轻轻颔首,语调温顺而坚定:“是,顾姨。”

两人再作寒暄,言及数语。未久,沈秋辞便起身告辞,罗丑依旧安稳老实地立在门口,见她出来,紧紧地跟上她。

男人的薄唇微张,似是想问些什么。但见她神色匆匆,便没有开口。

沈秋辞则是环顾一圈。

方才在楼中相遇的杜归雪与韶音二人,早已不见踪影。

此时,宫中。

魏贞疾步行至殿前,平日里惯带的笑此刻尽数敛去,?丽阴柔的面容面无表情,眉宇间覆上一层深沉的阴影。他在门槛前顿了片刻,袖中指节微微蜷紧。

他旋即深吸一口气,复又松开。

殿内交谈声微顿,继而传来帝王沉稳而不带波澜的声音??

“可是魏公公?”

赵砚行语调平平,听不出半分情绪。

魏贞垂首,终于迈步入殿,目不斜视地行礼。

他语气一如既往地恭谨:“陛下万福,奴才有要事启奏,惊扰了卫将军,还望陛下恕罪。”

他始终低眉顺目,视线紧盯着脚下殿砖,竟连一丝余光都未曾施舍给殿内另一道挺拔的身影。

卫昭负手立在一旁,神色自若。

他目光从魏贞身上收回,忽地轻笑了一声,毫不避讳地朝赵砚行拱手一礼,声音爽朗:“末将告退。”

赵砚行微微颔首,示意他离去。

卫昭言出从来不拖泥带水,行事亦是如此。

他转身迈步,步履坚定,甲胄擦过魏贞的袖摆,衣袂翻飞间,掀起一缕冷风。

魏贞未动,只是目光微垂,似乎不愿多作理会。

就在卫昭快要走过他身侧之时,他忽地偏首,轻声对魏贞说道:

“魏公公可是来恭喜陛下册封贤妃?”

魏贞指尖微颤,脸色比方才更显苍白几分。

卫昭顿了顿,似是觉得不过瘾,唇角讥诮更甚,恶意昭然若揭:“倒也巧,末将方才也道喜了一番。”

见魏贞不发一言,他英气俊朗的面容上的笑容更甚,随即不再停留,迈步出了御书房。

待卫昭离开,赵砚行翻阅着案上的折子,语调淡漠:“魏公公此为何事?”

魏贞的唇色发白,神情难得带上一丝失措。

他的声音甚至微微发颤:“奴才斗胆请问陛下,因何纳李氏入宫?”

他掌管宫中选妃册籍,凡未嫁世家贵女,皆需列入遴选之列,可李婧朦已是二十五岁的“老姑娘”,论年岁早该错过宫选之期。

她虽出身太傅之门,然宫中秀女遴选自有规制。

而且??

她明明不在遴选的册子上。

他千挑万选把她筛了出去,她怎会还是入宫?

魏贞的手指死死地攥紧,掌心几乎被抠破。

赵砚行依旧沉静如水,连抬眼都未曾。

他语调不紧不慢:“贤妃乃朕的故交,自幼相识,彼时诸多波折,如今选秀,朕特意询问过老师,太傅亦深以为然。”

他随手翻过一页奏折:“她虽不在册,然太傅之女,自是知书达理,品性端庄,封为贤妃,实至名归。”

赵砚行语气从容,可话里透出的意味,分明是不容置喙。

他不疾不徐地说着话,抬眸望向魏贞,目光却带着些许兴味。

像是在细细欣赏魏贞此刻的狼狈。

魏贞唇微微张开,似想说些什么,终究还是咽了下去。

半晌,他像是想到什么似的,面上突然又浮起了一贯的阴柔笑容:“陛下圣明,太傅之女确实是极为合适的。”

他的笑意愈发柔美,语气也带上些许遗憾:“柔妃亦是奴才精挑细选的合适人选,陛下一日纳两位佳人,诚乃国之盛事。”

魏贞的眉眼间似笑非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