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44廿二回下贤姊妹偶谈墙外事(2 / 2)

加入书签

宝钗笑道:“有什么,左不过是些闲话儿。”

宝玉道:“好姐姐,我最爱听闲话,也说与我听一听。”

宝钗自觉这些闺阁言语不应与他说起,况且此人又是头一个荒诞的人物,若是教他晓得了这许多新样的话语,回来又不知道闹出什么故事来,所以不肯答言,只是含笑吃茶。

探春却微微歪着头笑道:“二哥哥,你且不忙问我们的事,我倒要拿话问你??前儿我托你的事,可办得如何了?”

听探春如此一问,宝玉一拍脑门,懊恼道:“前儿你跟我说了,我便要去办的,偏老爷使了人传话来,说第二日要问我和环儿的书,我简直什么也忘了,慌着用了一夜功,连袭人她们一并也不得好睡,剪烛、倒茶地通陪了我一宿。谁知第二日上老爷倒一早出门去了,不曾来问。我一高兴,把妹妹的事竟搁下了,实在是不该。所幸这也不是难事,我这就去二门上找茗烟,让他出去给妹妹买来。”

宝玉说完,就急急忙忙地起身欲行。

贾政为人端方严肃、又最喜读书,管教子侄皆是从着老理儿“玉不琢不成器”来执行的,常常训诫,动辄还要请板子,探春是十分知道的。

常说“虎父无犬子”,又说“严师出高徒”。

偏宝玉、贾环皆不是这一行的人物,只有一个小小的贾兰倒还成些气候,只是年纪小,又是侄儿,越不过他两个叔叔去。

探春就着宝玉的话一想,二哥哥被父亲一问起来,他自然慌了。

漫说答应去为自己淘买那些小东西,只怕有更大的事他也一股脑儿要忘了,故而并不生气。

探春忙也起身,笑着拉住宝玉道:“说你是‘无事忙’,真真是一点儿不错。小时候儿是这样,怎么如今还是这样?只一想到什么,便猛一头去做,如何使得?这还是将来要致仕的爷们儿,岂能总是这样没个章法。总归我那也不是要紧事,既已耽了这几天,这会子又急什么?”

宝钗瞧着这个表弟,心中暗暗摇头,面上却仍是笑着,也劝道:“我当是怎样,姨丈只说要问你的书,也值得慌成那样?到底平时多花些工夫在念书上,只做得个‘成竹在胸’,凭姨丈怎样考去,也是不怕的。”

探春听了,极是赞同,在旁频频点头。

这姊妹俩的话十分不对宝玉的胃口,他只当没听见,仍是想往外头去。

他自怀中取出一块核桃大小、镶宝石的金表,凝神瞧了一瞧。

他见已过了出门的时间,若是此时出去,免不了又是一顿盘问,只得作罢。

宝玉讪讪一笑,复又坐下道:“三妹妹放心,今日已是迟了些儿。明日一早我就告诉他去,保管给你挑了好的送来。”

探春托着腮笑道:“那也使得,只是你可得好好儿地上些心,别都叫小子们包揽着办去。到头来,若是不拘什么滥的、俗的都给弄了回来,我可是不要的。”

宝玉笑道:“你放心,一定不教那些蠢材去,我只单说给茗烟儿一个人。他惯会弄那些小巧精致的,上次我给你的那全套十二件木头雕的小玩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