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廿六回上掌家不易众口难平(2 / 2)
被她这样一叫,黛玉从沉思中猛然回神,一颗心也吓得砰砰直跳。
她伸袖掩住口看时,面前这人俏丽干练,珠环翠绕,神色温柔宽和,面上有一丝疑问,却是凤姐的丫头平儿。
平儿笑道:“林姑娘怎么走到这里来了,也没多叫几个人跟着。我在那边就瞧见你们主仆两个在这儿,瞧什么呢,这样入神,连我站在这儿也不知道。”
秦雪忙上前问了平儿姐姐好。
平儿笑着抚了抚秦雪的丫髻,指着她的鞋道:“有那铺好的路不走,偏要去踩泥,瞧瞧,好好的一双鞋儿,哪里又抹了这好些苔泥来,真该好生跌你一跤,长长记性才是。自己没白黑地淘气也罢了,小心累着你家姑娘。”
秦雪低头看时,果然刚才为了听得清楚些,自己离了石子路,踩在旁边土里。
听得投入时,右脚的脚尖无意识地在地下蹭来蹭去,现在把一只好好的鞋子蹭得一头的绿泥。
秦雪懊悔地挠了挠头。
老王奶奶又要说自己不爱惜东西了,等回去看怎么悄悄换下来刷一刷才好。
黛玉却因为被撞见偷听,心里十分害臊,因而只是对平儿微笑着点点头致意,道:“今儿天气极好,我不过略走走,这就回去了。”
平儿促狭一笑,道:“略走走?那也罢了,怎么又听起墙角来了。好在是我,若是叫人瞧了去,可成什么道理呢。”
她这样说着,便挽起黛玉的手送她回去,一面低声道:“那起子老婆子的嘴很不好,只恨没个法儿怎么整治她们,所以二奶奶只不理她们。谁知如今越发连亲戚也编排上了,姑娘千万莫将她们的村话听了去,没的脏了姑娘的耳朵。”
黛玉想起才听见的那些话,一时间连耳朵尖儿都红起来了,笑道:“多谢姐姐提醒。”
平儿摇摇头,叹道:“你当是谁,这是后门上的崔婆子和王婆子。只因二奶奶前儿陪老太太、太太去西府,登了天香楼,恰巧能望见这边,这一冬叫那风刮着,竟积了好些个枯枝败叶儿,又很下了几场雪,如今融了,实在有些污浊,平日里却看不见。奶奶当时便在心里记下了,回来就想着叫几个人来,将这矮墙后扫一扫。想这里能有多少地方让她们扫去?到底不是什么重活,这便能编排上许多话出来,真也是无法,若是叫二奶奶听见,又要生气。”
黛玉奇道:“姐姐既早知道她们的嘴不好,如何又由着她们呢,不能远远地打发出去么?”
平儿叹道:“奶奶如何不想管教她们呢,无奈这起子人都是一般的毛病儿,一时竟纠不过来。况且又多半都是府里的老人了,根系极深,这一个的爹曾跟过老太爷,那一个的姑妈又伺候过大太太,不说打发她们出去,便是哪一日二奶奶管教得重了些,她们就要四处求告起来,我们奶奶未免又要被人说是‘越俎代庖’、‘忘了本’、‘不顾老人的情面’,真真难为得很了。二奶奶只说从现在起挑几个好的、没根基儿、又年轻的,我们培植起来,慢慢地将现在这些老人替了去,只怕还强些儿。只是能入得奶奶眼的人少,实在难寻。”
黛玉微微摇头,叹道:“果然难为。况且等姐姐说的这些人培植起来,她们虽现在没根基儿牵带,将来也便有了,那时又是怎样呢?”
平儿叹了一口气,也摇了摇头。
黛玉想了想,劝道:“我来了这几年,很承凤姐姐和姐姐你的照拂。只是我瞧着,凤姐姐的性子也颇好强,有时为了在人前立威,轻易不肯转圜,倒格外招那起子小人恨了。这家里几百口子每日吃饭、穿衣,哪一件不要姐姐考量,如此每日殚精竭虑、做下那些好事无人去问,我也常替凤姐姐不值的。”
平儿听了她这番肺腑之言,触动心事,在心里暗暗叹了口气。
她也不知自己为何会与这一位年幼的姑表小姐说起凤姐的难处,只是觉得眼前这一个身量比自己尚且矮上一个头的小小女孩儿反倒是一个极冷静敏慧的管家娘子一样,让人情不自禁地便想同她倾诉。
平儿携了黛玉的手慢慢走着,一面道:“可不正是这样说呢。这些年里,二奶奶将这家的积弊一件件理出来,谁知竟是一件比一件难除。用银子的地方多,进项却仍是那几样,少不得又要算计着去使,如此受了多少埋怨!府里一日千八百件事,都是我们奶奶熬油似地熬着,我也常劝着奶奶惜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