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63卅二回上呈旧作解慰事亲意(1 / 2)

加入书签

黛玉忙搀起她道:“秦姐姐与我还讲这些虚礼儿做什么?”

那边雪雁连忙给秦管家看座。

黛玉敛一敛心神,问道:“我请姐姐来是想问,我父亲的病是怎样起的?大夫如何说?现今吃何药?”

秦铮家的叹了口气,道:“我也正是想同小姐细细禀报的??这几年来,圣上对老爷甚是重用,老爷虽然是京外的官儿,倒常常接了京里的旨意叫他去公干,一去便是大半月,着实是辛苦。约莫小半年前,老爷如常外出,兴许是劳累太过,回来便说不舒服,跟着就一病至此。初时只是乏力、微嗽,众人只当是风寒,自然是用散寒的药来治,谁想这病竟连绵不尽,以至于昏眩、盗汗、痰鸣,瞧着人又一直瘦下去,大家才着了急。”

黛玉蹙眉静静听着。

秦管家道:“陶兴带了人出去,直把全扬州城内有名的大夫都请来瞧了一遍,有说是‘邪寒入体’的,有说‘阴亏阳绝’的,有说‘中气不省’的,各样药方都试过,皆不对症,眼看着一日重似一日,一天里倒有大半天是睡着的。那些药既然没有用,是药三分毒,咱们如今也不敢乱吃什么药,只好每日先好歹用参吊着,一面再去访求。”

秦管家停下话头,犹豫片刻,终于还是说道:“老爷这半年来精神一日不如一日,但只要接了小姐的信便欢喜,病都好上几分,便拼着劳上半日神也一定要给您亲笔回信去,不肯用陶兴代写。这么着一直到上个月,老爷实在扎挣不起了,这才同意我们给贾家捎信儿、接小姐回来……”

黛玉想起自己上京去的那一日,自己登舟而去,在舱里瞧着,父亲注视着自己的船,在码头上站了那么久。

黛玉同秦管家说了一回话,不由得对坐伤感。

小丫头山茶来回道:“泽芝姐姐使人来说,老爷醒了,正问姑娘呢。”

黛玉听了,忙起身和秦铮家的一起往如海房里来。

行到门口时,秦管家刚要打起帘子,却听见房内有男子说话的声音传出,两人便住了脚。

秦铮家的侧耳细听了听,脸上微有喜色,低声对黛玉道:“是陶兴回来了。”

黛玉点点头,既然父亲与陶管家有事谈,两人不便进入,便在门口等着。

黛玉回身看着庭中早年所植的一棵石榴树。

几年不见,这树似乎粗了一些。

石榴寻常寓意“多子多福、吉祥长寿”,也期冀家门热闹绵延。

曾经父亲和母亲让人种下这棵树的时候,应当也充满了希望。

可惜……世事无常,总是不从人愿。

背对着防风的帘子,黛玉断断续续地听陶兴道:“……二十余日……东海诸县……各海边的村子里……皆寻不着……”

陶兴的声音歇了,又听如海的声音低低地响起。

但如海病中虚弱,中气不继,声音远不如陶兴洪亮,只让人听不清。

二人又对答几句,陶兴便退了出来。

黛玉依礼侧过身去,不与陶管家对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