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37行路(2 / 2)

加入书签

“昨日,宜庆公众宣珑出嫁,辽安皇帝亲迎。”她顿了一下,语气微微沉了些,“当日辽安的迎亲队伍暗藏甲胄,借着迎亲之名,辽安的士兵已然攻入京城,此时召国的大部队仍在北楚前线。”

“要变天了。”穆安发出一声叹息。

景玉指尖一紧,缓缓收拢兵符,手心被硌得微微生疼。

“现在京城如何了?”景玉忙问。

“应该用不了多久就能平乱了,只是召国与辽安的结盟彻底完了。”

景玉哼笑一声,面露嘲讽,“老皇帝谋算了这么多,可惜了还是一场空。”

眼下时局大乱,他们只能静心等待。

他的伤势比上次穆安的还要严重些,肩上的箭伤深可见骨,跌落山崖时又撞伤了头,如今正值盛夏,若养不好伤口,极易溃烂化脓。

医馆的老大夫每日按时来替他换药、诊治,倒是那个少年郎让景玉有些排斥,总觉得对方年纪轻轻,嘴上没毛办事不牢。好在除了煎药、换药,大部分诊治还是由老大夫亲自操持,他勉强忍了下来。

这日,景玉静养得实在无聊,便翻找书架上的书籍解闷。可偏偏那书在最高处,手臂稍一用力,伤口便隐隐作痛,令他有些难耐。

穆锦见状,微微一笑,搬来凳子,替他将书取下。

“从前在宫里是你照顾我们姐妹,如今在外头,秦公子还是歇着吧,别再牵扯到伤口。”她语气温和,带着几分感激之意。

景玉接过书,指腹摩挲着封面,复而轻声道:“公主还是唤我景玉吧,这么多年,已经习惯了。”

穆锦也淡淡一笑,“景玉走得太远了,切莫忘了来时路。”

外头正乱作一团,几人藏在这山中医馆中,听得京城平定辽安此番作乱用了十日,召国折了几员大将,于前线更是不利。

辽安来的人死的死伤的伤,只可惜让辽安皇帝跑了,还带走了宜庆公主。

宣璨一气之下下旨将辽安送来结亲的公主斩首示众,以头颅祭旗,向辽安宣战。

景玉的伤养得差不多了,三人结清了用度,匆匆辞行。

沿着陡峭的山路,景玉在前方探路,穆锦攥着穆安的手走在后面。三人一前一后,夕阳的余晖洒落,几人的影子隐隐交错相连。

辽安此次借迎亲之名突袭京城,分明是未将召国放在眼里。

结盟之事已成泡影,召国拒不割让甘州,接下来只能背水一战。

车马急行,轮辙碾过碎石,扬起一路尘烟。穆安撩开车帘,望向逐渐远去的京城。盛夏已过,暑气渐消,隐隐可见肃杀之气。

“景玉公子。”原本正在闭目养神的穆锦突然开口,她看向景玉,目光如炬,“你此番功亏一篑,可放得下?”

景玉方才正随着穆安的目光望向窗外,闻言转过头:“世事如棋,落子无悔。”

穆安指尖轻敲着膝盖,景玉随长姐入宫,十年苦心经营,一朝竹篮打水,怎么会不惋惜。

见景玉眼中难掩失落,穆安笑道:“无妨,这局棋还没下完呢。”

马车一路疾行,沿着官道朝南而去。然而,前行不过数十里,远处便传来了异样的喧嚣。

景玉率先察觉到不对,猛地掀开车帘,眉头紧锁:“停下!”

车夫连忙勒紧缰绳,车轮在地面狠狠一顿,尘土翻飞,穆安和穆锦也警觉起来,彼此对视一眼。

前方的官道已然被乱军堵死。那些士兵衣甲凌乱,显然不是正统军队,更像是溃兵、流寇,甚至是趁乱劫掠的亡命之徒。

那群人已然发现了他们,立刻低声交谈几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