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51水车(2 / 2)

加入书签

更多的问题出现了:“基础薪水是根据什么来的?”“岗位中位数?什么是中位数?”“可是我现在的工资比这个数高呀?”“每天做十几个小时的工,哪里来的时间去上学?”

一个年长的工人嘟囔道:“可我们学这些有什么用?车间里不还就是按老规矩干活?”

朱诺很快回答她:“你们没发现,现在工厂的要求已经和三个月前不同了吗?看看周围,机器是不是都在慢慢变样?如果不学点新东西,最后就只能去隔壁库房搬布料啦。”

搬布料是时薪最低、最累的活。

这句话似乎戳中了不少人的心思,许多人围到细则前头,听识字的人读上面的规则。

角落里,戴安娜不知何时已经走了进来,站在墙角静静地听着。

“可……我们哪来的时间?”另一个声音响起,“每天做十几个小时的工,回家还有家务、孩子……太晚了回村还不安全……”

“这就牵扯到另一个决定了。”朱诺严肃地上前,“工厂会逐步减短工作时间,尽早下班,给大家更多的时间去学习。我们接下来会每天工作十小时??含午饭时段。”

“十小时?”

“可我们以前不是至少做十二个小时吗?夏天白昼这么长,为什么不多做呢?要是工时短了,工钱不是更少?”许多人皱着眉问。

“短期内,确实会有影响。”朱诺坦率地承认,“但请大家想想,我们每天回家是什么状态?累得连饭都吃不下,第二天又强撑着回来上工???我不知道你们,反正我是这样的。这样下去,我们能做到几岁?五十?四十五?”

纺织厂出现的年限很短,大家并不了解纺织工人的职业寿命,但关于那些终身在家纺织的农村妇女,她们是知道的。

“……我婆婆织了半辈子布,四十不到,手指就废了。”阿斯塔低声说。

“正是??缩短工时,是为了让大家能有更长久的工作能力,而不是在几年后因为伤病被辞退。”朱诺继续说道,“这一条能让你走得更好、更远的路??你们能学会读书写字、操纵机器、乃至管理工厂,时薪提高了,哪怕工时减少,收入反而会更高。”

“可现在我们拿到的钱变少了。”一个年轻人忍不住说道,语气有些激动,“我刚生了双胞胎,孩子可不能靠‘以后’吃饭呀!”

那些原先薪水高于中位数的人不禁纷纷附和。

已经听了有一会儿了的戴安娜走上前来,稳稳地接话:

“如果你不愿意,也没人逼你去学??工厂不会开除不愿意学习的人。但想要更好的生活,这里给出了明确的路。”

她扫视着人群,缓缓地说:“这次调整,所有人的薪水都会先降到岗位的中位数。对某些人来说,可能没有变化,对某些人来说,会少一部分。”

她顿了顿,目光犀利:“但如果你有能力,你可以去旁边新建的职业技术学校上学,学了之后你的工资比现在还高。可如果你不想学,想继续拿现在的薪水,那你得接受,这里不会再让人因为‘年纪大、干得久’就赚得多。”

这番话让工人们神情复杂,有人皱眉深思,有人悄悄咬牙。

朱诺适时地再次开口:“这三个月里,工厂里的机器一直在更新,许多工作变得更轻松了。以前需要十二个小时才能完成的活,未来三四个小时就能做完??甚至更短。现在我们已经有了四台改进过的纺纱机,接下来还会有更多新的设备,需要更聪明的工人来操作。”

她放缓语速,直视着众人:“新机器需要新技术。如果你不学,你就只能去库房搬布料。可如果你学会了新技术,不仅能拿更高的时薪,还能更轻松地完成工作。”

有人已经读完了细则,从识字到数学,从机械操作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