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2纷乱(1 / 2)

加入书签

将士们密密麻麻地跪了一小片,周围的人看到这边的动静也投来了目光。

杨玉环笑了笑,蹲下扶起了离她最近的士兵。

她如凝脂般的手指触碰到他们被烤得发烫的盔甲,本能地想收回手,却忍住了这冲动。

士兵站了起来,有些惊讶一向高高在上的贵妃竟然亲自蹲下扶起了他。

“大家起来吧。”杨玉环环视一圈,看他们都起身后才继续说道。“如今安禄山反叛,让我们流离失所。我并未真正受苦受难,倒是大家辛苦了。”

面前的篝火照亮了她貌若天仙的脸庞,士兵低着头吗,无人理会她说的话,只当是一段假惺惺的关心。

杨玉环拿出一包酥饼,那是玄宗路上给她的最后一包糕点。

“我自知你们比我更需要它们,便给你们分了吃吧,只是,若非走投无路,还请不要杀死战马。若是出现意外,他们是我们逃生的坐骑。”

杨玉环把酥饼分给周围的士兵们,雪白的糕点落在他们沾满泥土和马血的手中,却压的他们双手有些颤抖。

她看周围围过来的人越来越多,自己仅剩的几个酥饼早就发完了,拿到酥饼的士兵把它掰开,分给周围的弟兄们。

“杨国忠才是罪魁祸首,他的野心带来了战争,却要你们承担后果。”她眨着双眼,做出伤心的模样,用哀怨的眼神望向每一个战士。

战士里也不乏穿着更突出,看起来军衔更高的将领。

不就是煽动战士的情绪吗?

陈玄礼能行,那,我一样能行。

只要能提前将自己与杨国忠并非一丘之貉的消息传开,马嵬坡之变,就不会波及到自己。

众人听到杨玉环这番话,先是一阵沉默,随即人群中开始有了窃窃私语。

虽然刚收了贵妃的糕点,但人们对这杨家女依旧不信任。他们不敢顶撞贵妃,只一边听,一边互相小声议论着。

“我虽是杨国忠的堂妹,我本应袒护兄长,但我是大唐的贵妃。他曾多次威胁恐吓我,使我只能在他的威压下苟延残喘,在皇帝的寝宫内,看着他的所作所为痛心疾首,却无法制止。”

杨玉环见军心已有些动摇,心中暗喜,继续说道:“杨国忠残害与李林甫交好的众多大臣;诋毁韦见素,离间君臣关系;逼迫安禄山起兵反唐;在圣上面前诬告哥舒翰心存异心,在敌军设下埋伏的情况下逼迫哥舒翰出兵,将潼关拱手让人。这条条件件,没有一件事情能够被黎明百姓原谅。”

杨玉环一边说,一边频频抬头望向远处的马厩。

“哼,若不是他,安禄山那厮怎会反叛?我们又怎会背井离乡,遭受这般苦难!”一位年轻的士兵涨红了脸,愤恨地说道。

人们的情绪越发高涨,你一言我一语地骂了起来。

周围的人越聚越多,里三层外三层地围了一片,杨玉环担心过于引人注目,不敢呆太久,说道:“杨国忠与外番勾结,意图谋反。”她扫视着周围捶胸顿足的士兵们。

“什么?这可是杀头的大罪!”有人喊道。

“他做的哪件事不是杀头的大罪。”一个苍老的声音说。

“倒不如满足安禄山的要求,杀了他,我们就能回家了。”人群中一个角落有人喊道。

情绪越来越高涨,早已有不少人想要杨国忠一命呜呼,被挑拨后越发激动,满腔的怒火比酷暑更加滚烫。

月色如水,洒在营帐之间,却没有给这兵荒马乱的夜晚带来一丝清冷。依旧燥热难耐,如同聒噪的军营。

她那一番言语,犹如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激起千层浪,让本就对杨国忠心怀不满的将士们,内心的怒火燃烧得更加炽热。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