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14扶风(2 / 2)

加入书签

看到士兵们身后站着的老人,他们也逐渐意识到事态不对??

这不是来抢房子的,这是来教训他们的。

秦双背对着他们,收剑入鞘。那五个人立马跪在地上冲着秦双磕头,求他放过自己。

而留给他们的只有一个高大严肃的背影。

那个老人也走了进来,一看高个子断了手,解恨地说:“砍的好。”

“我知道先来后到,所以我把先来的人带回来了。你们可是潼关来的?”

"是。"

“其余人往哪个方向去了?”他转过身来,看着伏在地上瑟瑟发抖的士兵们??他们盔甲破败,身形狼狈,有一个人的耳朵甚至被削下来一半。

“军队往南去了,我们是从大部队里擅自出来的,他们应该没走多远。”

杨玉环等人没过多久就到了成国渠的渠首。

在成国渠渠首,一座独特的水利设施横跨在渭河与成国渠的连接处。

巨大的条石层层垒砌,犹如一把弯弓横跨水面,一个巨大的水闸悬在河面上,滚滚河水从闸下流去。

杨玉环满心喜悦,终于找到了能过河的地方。

当太阳逐渐落山,派出去寻找潼关败军的士兵们也逐渐回来。

残阳似血,余晖洒在成国渠渠首,将那古老的水利设施镀上一层金红。

秦双押着那五个士兵,步伐沉稳地走来,士兵们被推搡着,脸上满是惊恐与懊悔。

“将军,人带到了。”秦双单膝跪地,声音洪亮。

李?目光如炬,扫视着面前几人,厉声喝道:“你们身为大唐士兵,为何劫掠百姓?”

他们哭喊着,“将军,我们实在走投无路!潼关一败,我们长途跋涉来此,又饿又累,才犯下大错。将军饶命啊,我们,我们再也不敢了……”

李?想了许久,纠结是否应该处罚、给多重的处罚。

本身,如今行军途中最需要的就是人心,需要快速振奋并收拢潼关退下的士兵。

但这几个人又的确是做错了事情,有违军纪。

“查清其他找到的士兵是否有劫掠百姓的罪行,杖六十,其余人分一些眉县带来的粮食并收编。”

李?的命令一下达,负责清查的士兵们两两一组,分头去询问那些被陆续带回的潼关败军,以及附近的百姓,一时间,整个成国渠渠首一片忙碌。

不一会儿,清查结果陆续上报,除了这最先抓到的五人,又揪出了另外十几名参与劫掠百姓的士兵。

甚至有七八个,是刚从百姓的床上揪起来的,百姓则是不知去向。

李?走上前,目光扫过每一个士兵,大声说道:“大唐的军队,是守护百姓的,不是欺压百姓的!今日的处罚,是为了让你们记住,无论何时何地,都不能忘了自己的职责!”

此次,军队共找到并收纳了以王思礼领导的近千人。行军的队伍瞬间壮大。

秦双还带来了一袋桃,据说,那老翁把自己树上所有的桃都送了来。

他说,那是他儿子几年前从军时种的,如今一直没有再回来。树也坏了,桃子就送给其他士兵吃吧。

杨玉环听了这话,把手中的桃子还给了秦双。

“秦将军,还是别给我了,给将士们吧。”

可能老人的孩子再也回不去了,再也吃不到这甘甜多汁的桃了。

一队人马浩浩荡荡地度过了成国渠,向扶风走去。

城门前,守卫的士兵见是大唐军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