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16陇右(1 / 2)

加入书签

杨玉环实在是想把窦万干过的其他坏事也都扒出来,可这次行军已经耗费了太多时间,兜兜转转多日还在长安附近徘徊。

权衡再三,她只能无奈放弃深挖的念头,选择用简单粗暴的仗势欺人法,尽快完成军粮采购。

第二天,阳光洒在扶风城的青石板上,郡守与窦万站在扶风城门口,看着军队井然有序地出城,继续踏上北上的征程。

随着军队的身影渐渐远去,城门缓缓合上,一个浑身满是烟灰,穿着破烂的少年从人群中猛然窜出,一刀捅在窦万身上。

少年年纪不大,个子也不高,他抬起两只胳膊才够着窦万的胸口。

人们把他拉开的时候,他嘴里还喊着“还我粮仓,还我爹娘”。

拿到粮食的杨玉环,在军中的地位更高了。

军队不断地向北行进,杨玉环明显能感受到,当她提出意见的时候,反对她的声音越来越少了。

虽然将军们总觉得给她军衔不合适,也没有册封,但是她明显感觉到,将士们更乐意听自己说话了,特别是程昌胤。

程昌胤见人就说,那天贵妃娘娘和自己把那个奸商吓得半死,一边磕头一边奉上了粮草。

但杨玉环,并没有那么高兴。

因为,军队很快就到了陇右地区。

本身,陇右节度使由哥舒翰担任,如今,哥舒翰投降,这里处于一种群龙无首的状态。

再加上为了平叛,大批人马被内撤,陇右越发空虚。

正是因此,数月后,吐蕃频频来犯,试图趁乱占领陇右地区。

他们很需要陇右的兵马,但陇右又不能不设防,让吐蕃趁虚而入。

在陇右,将士们又一次围在桌旁。

营帐中,烛火摇曳。

“元帅,我们可以求助于吐蕃,让他们助我军平叛。只要许以重利,说不定他们愿意帮我们平叛,这样一来,陇右的危机可解,平叛也能多一份助力。”

王思礼一听这话,就一口回绝了。

“我曾在此驻扎多年,与吐蕃接触不少,他们绝非善类。前一个赞普尺带珠丹曾多次来犯我,好不容易去年尺带珠丹去世,赤松德赞继位,由大臣摄政。那些臣子个个都怀狼子野心,怕不是已经开始觊觎陇右了,若是请他们一起平叛,那不就是引狼入室?”

“若是吐蕃真如你说的那般来犯,如今我们兵力本就分散,既要应对吐蕃,又要支援平叛,实在是捉襟见肘。”李?说。

在座的每一个将士都记得十年内,哥舒翰和皇甫惟明与吐蕃交手多少次。

玛祥仲巴杰与恩兰?达扎路恭都非等闲之辈。如今,他们把握朝政,严禁佛法,正在吐蕃进行着大刀阔斧的改革。

杨玉环:“陇右乃大唐要地,绝不能落入吐蕃之手。”

王思礼问道:“可否向皇上请求支援,我们带陇右的军队去平叛,再等剑南道的军队来陇右驻扎?”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