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37河内郡人心惶惶,杨玉环山洞遇蛇(1 / 2)

加入书签

士兵们在河内郡旁忙碌,在短暂的停战中,他们的精神状态难得地松弛了一段时间。

他们一直在持续着一件事??插旗,搭帐篷。

他们漫山遍野的插军旗,在目光可及之处打了无数个一模一样的帐篷。

旗子用完了,就从其他地方扯下颜色相同的布料,滥竽充数插在帐篷旁。

后来,相同颜色的布也用完了,他们只要是一块布就往上放。

从远处看,就像是漫天盛开的鲜花在风中摇曳。

每一个士兵都确切地体验到了狡兔三十窟的感觉,有些年幼就来当兵的孩子们,甚至抓住这个战间空隙的时间,和战友们玩起了捉迷藏。

你永远不知道你的队友会从哪个帐篷里蹦出来吓你一跳,就像永远不知道你的敌人从哪里给你一个冷枪。

这是程千里在军中巡逻时获得的最大感悟。

他们花了整整三天的时间,把营地范围扩张到正常大小的三倍。

营地扩大了,如何防守也是一个大问题。

如果有一处角落被燕军所渗透,防守不当的话,甚至无法及时发现。

所以他加大了巡逻力度,士兵们分成好几批,连轴转在军营中巡逻,每一个帐篷都不放过,生怕一个空帐篷里藏了人。

哪怕是这样,还不够。

人还是不够多,架势还是不够强悍。

当压迫感不够强时,城内的燕军可能会抱着“以少胜多”的心态,与他们奋力一搏。

如果要他们向汲郡请求外援,需要让他们对这个阵势感到绝望。

每日清晨,他们都敲响集结军队的鼓点。

军营的各个方向都放上了巨大的战鼓,找力气最大的士兵奋力敲击。

明明只有北方驻扎了唐军,燕军竟有一种四面楚歌的感觉。

战鼓如雷,城墙都在颤抖。

这段时间,程千里天天在城门前的空地上练兵,但就是不攻城。

他把那有限的一群士兵一次又一次地拉出去走队形,舞刀弄剑。

士兵们穿上盔甲,根本分不清这是不是同一批人。

只知道他们有很多兵要练,甚至多到需要分批练习。

还有一些人混进城内给他们散发谣言。

舆论战与心理战,是每一场战争的关键。

他们抓住了这一点,把燕军的心里彻底击碎。

那些人一进去,就去河内郡的酒楼茶馆里疯狂消费。

一边消费一边大声讨论门外的伏兵,说大唐要开始反攻了,他们集结了二十万大军驻扎在城外。

听的城内百姓热血沸腾。

他们被燕军压迫了这么久,早就想反抗了。

只是没有一个统一的领导,但凡有一点集结的苗头,就会被燕军武力打压。

燕军听到这个消息可就没有那么高兴了。

他们本就看着那么多帐篷产生了巨物压迫感,每天惶惶度日,一听“二十万大军”这个消息,想投降的心都有了。

或许......现在投降还来得及保住一条命?

河内郡内。

守城将领已经做好准备,让唐军前来自投罗网。

可是他没有想到,来的唐军有这么多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