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尾声一(2 / 2)
按朝中百官的调性,自己坠海,多日未能寻到,定是按驾崩处理了。因而穆晴在岛上一开始还十分着急寻船回去,过得半个月,便渐渐摆起烂来。
反正都当了太上皇了,不急。
弘王正好在京中,继位是名正言顺的。
但他年纪尚幼,主少国疑,他背后的摄政王顾维朗有兵、有权、有军功,是件好事,可使得社稷江山稳固。
过得十几日,她竟又听得“叮咚”声。
“恭喜宿主,完成江山社稷狼人杀的分类任务二,彻底完成封国制度改革,获得奖励封禅积分10000分。”
这是把南萦国彻底改回州郡制了。
看来黑原之乱彻底平复,顾维朗终于腾出手来把南萦国也收拾了,挺好。
除了这两项奖励积分,系统里也一直时不时地增加封禅积分,少则一两千,多则四五千,估计是收复黑原、北原四镇后的一些整顿治安、安民促产之举。
看来这顾维朗的摄政王当得还是不错的。
穆晴很是欣慰,有一种当甩手掌柜,什么事情都不用干,铺子却在哗哗挣钱的感觉。
就在她已经将海图都要背下来之时,码头上终于迎来了大历的船。
……
冬夜,尚书省左仆射的办公府衙内,明明灯火通明,却仍给人一种昏暗冷清之感。
太叔桓推着轮椅进门:“蟾光,怎的不加两个炉子,虽然诸衙开始削减开支,也不至于缺一筐炭火钱。”
顾维朗见是他,放下笔,从后面榻上取了一张毯子,给他盖在腿上。
太叔桓借着烛火的光,看了看顾维朗的脸色,叹了口气。
还是没有一点起色。
原本浓眉大眼的虎将,如今竟瘦得如同文士一般,一双眼睛也黑沉沉的没有一丝光亮。
太叔桓不忍地挪开目光,转而把手上的折子递过去:“礼部那边又催了,还拟了几个谥号……”
顾维朗本来接过折子正待打开,听到“谥号”两字,便如被烫伤一般,手上一颤。他看了一眼太叔桓,仍不说话,只将那折子往废纸篓中一扔。
“蟾光,何必呢,你不是那等感情用事之人。如今禁宫无主,最易生乱。于公于私,都应尽早拥立弘王,方是社稷之福。”
“否则,久拖之下,那些宗室旁支难免不会生出些别的心思,难道你愿意看到叛军再起吗?”
顾维朗看着那跳动的烛火,终于开口,声音低沉,如同从冰封已久的地窖里传出的那样。
“有我在,那些个厢军生不了乱子。”
太叔桓劝道:“如今西南隐患已除,寮国、墨赫之地重归大历,这些都是你的军功,自然能压住。可帝位空悬日久,终究不是稳妥之策,时间一久,不仅你要背上窃国的骂名,就连弘王,日后心中也不免与你生了嫌隙。”
“太叔先生勿要妄言。怎会帝位空悬?难道江南、京海两军水师齐出,还寻不到陛下吗?”顾维朗语气骤然冷了许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