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61第61章(1 / 2)

加入书签

春去秋来,嘉嫔生下的四阿哥一天天长大,从能坐会爬,到蹒跚学步,从懵懂孩童,到张口爷闭口奴才的臭小子,一转眼便到了6岁,到了搬出永和宫到南三所独居以及去上书房念书的时候。

魏敏也从一个小丫头片子长成了一个19岁(虚岁)的漂亮大姑娘。

这些年,她通过系统商城一系列产品将自己的容貌水平逐渐提高到89分,甚至越过了莲常在,能与柏贵人平分秋色了,惹得嘉嫔等人频频侧目。

为了向嘉嫔表明忠心,她剪了刘海,垂下鬓发,将漂亮的眉眼和脸型遮了一半,在有乾隆的场合永远低着头,只给他留下一个‘这宫女比较清秀’的粗略印象。

嘉嫔对此很满意,待她更亲热了。

这些年,后宫多了一些大选进来的女人,嘉嫔变成了嘉妃,皇后久久不孕,贵妃仍然膝下空虚,随着皇长子、皇三子、皇四子逐渐长成,皇五子皇六子接连健康落地,后宫平稳的局势开始摇摇欲坠。

魏敏嗅到了风波将起的味道。

她以为,她等待的时机快到了。

她要抓住机会,借这风送自己上天。

三月二十三,春天已经到了尾巴,夏天即将来临。再过些日子,满后宫的妃嫔便要跟着皇上移居圆明园,直到八、九月份天冷了再回来。

永和宫,魏敏和金珠一左一右安静地站在东稍间珠帘外面,一边是窗明几净、亮堂堂的书房,另一边是昏暗隐晦的小佛堂。

隔着密织的珠帘,铜造鎏金的玉雕释迦牟尼佛慈眉善目,面前的香案烟雾缭绕,嘉妃跪坐在蒲团上,手腕处缠一圈佛珠慢慢拨动着,她闭着眼睛,面无表情,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魏敏看了看放在书房的小型座钟,轻声提醒:“主子,四阿哥快下学了。”

嘉妃慢慢睁开眼睛,身体动了动,像是要起来的样子。

两个宫女赶紧掀开珠帘走进去,托住嘉妃的手臂扶她起来。

“晚膳备好了吗?”

“已经备好了,荤菜有炖鸭子,爆炒鸡,卤猪肚,素菜有炒合菜,炒青笋,炖白菜,点心有蒸牛乳,莲花卷,象棋小馒头,就连白花花碧莹莹的大米饭也准备了好大一桶,尽够四阿哥吃了。”

嘉妃点头:“给四阿哥更换的衣裳准备好了吗?拿来我看看。”

魏敏冲守在明间的丽静打了个手势,丽静赶紧打开墙边柜,双手捧出一个大大的托盘。

丽静是嘉妃生下四阿哥后内务府新拨过来填银珠的缺的,原来叫小静,和小慧组成一对,两年前丽娜丽妍陆续出宫嫁人,小静小慧顺势升了二等,嘉妃有些怀念丽娜丽妍,便给她们改名分别叫丽静和丽慧。

再加上内务府另补的两个宫女珍儿和宝儿,永和宫依然是六个宫女。

丽静笑盈盈地说:“主子,给四阿哥准备的是一套青紫色如意团纹长褂子,共分里外两件。里头的底衣是细棉布做的,阿哥活泼好动,最易出汗,细棉布吸汗,可防止阿哥吹风受寒;外面的外衣是杭州织造送来的暗花缎做的,既体现了四阿哥尊贵的身份,又不显得奢华。若是夜里冷了,还有一件外穿的马甲,一顶帽子。还有您亲手给阿哥做的袜子、鞋子,都放在这儿了。”

嘉妃拿起鞋子,在掌心比了比,感叹道:“永?真是一天一个样子,无论我给他做多少鞋子袜子,永远不够。”

魏敏笑道:“孩子正在一天天地健康长大,这正是为人父母最觉得欣慰的事了。”

嘉妃叹道:“是啊,小儿难养活,宫里的孩子也不例外。一想到端慧皇太子都8岁了,却因为一场风寒意外夭折,本宫便心惊不已。”

魏敏:“主子多操心几年,等阿哥长到十来岁,您就可以稍微放松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