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第44章(1 / 2)
乔云忻接触过很多的小提琴。
刚开始学琴的时候,季沧溟就给他找来了各种价位的小提琴,让他自己研究哪种更适合当时的他。
那时候的季沧溟没提价格,只说类型不同让他自己挑,年纪还小的他一把一把试过,三天之后,选定了当中价格最高、音色最好的那把。
那把小提琴陪伴了他一年,季沧溟曾经给他找来了更贵的,但他始终感觉那些琴都没有手上那把合适,直到后来季沧溟郑重其事地把珍藏的那把托付给他,他才感受到了更加完美、更加触动他心弦的感觉。
在那之后,他再也没有换过琴。
尽管如此,后来的他还是没少试琴,原因也很简单??季沧溟把最宝贝的琴托付给他了,总要再找一把新的。
于是他陪季沧溟去了很多地方,拜访过很多人,看过小提琴完整的制作流程,也亲自动手尝试过。
理所当然的,他在小提琴制作上并没有在小提琴演奏上的天赋,但就像没有小提琴演奏天赋的季沧溟有着相当毒辣的鉴赏眼光一样,经过磨练,他在小提琴鉴定上同样有了极佳的判断力。
这也是为什么他对E国博物馆那把小提琴印象不深还会觉得眼前这把难以估值,因为这把小提琴给他的感觉,真的不像普通小提琴。
“怎么样?两位感觉如何?”那位代表足足等了三分钟,等乔云忻完整看了一遍,才开口问道。
乔云忻思索了片刻,斟酌着问道:“你为什么会觉得我和沧溟是强力外援呢?不要说客套话,是你真的觉得我们两个能给出有效信息的原因。”
那位代表听到这个提问,笑容更诚挚了一些:“季董去年拍下来的那把小提琴,也是一把由大师制造的仿品,你们对那把小提琴应该非常熟悉,也许能发现某些特征。”
乔云忻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季沧溟去年拍下来的那把小提琴虽然由大师制造,虽然除了历史底蕴其他方面都比真品出色,但仿品毕竟是仿品。
如果是旁人,拍下那把小提琴可能是退而求其次,但季沧溟显然不在此列。
以他的财力,选择其他真品收藏更符合他的身份,既然如此,他做这个选择,甚至不惜以比卖家预估价更高的价位拍下那把小提琴,当中的意味就很值得人琢磨了。
那位代表作为资深中介,势必认真研究过这件事,等到今年自己横空出世,和季沧溟的关系又曝光,那位代表应该猜到季沧溟拍下那把小提琴是为了使用,而不是为了收藏。
收藏家性格各异,有买来束之高阁的,也有买来日日端详的,但使用者……毫无疑问,他们势必会经常接触自己的乐器。
从这个角度而言,他和季沧溟确实有可能发现其他人发现不了的信息。
乔云忻一边想,一边继续研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