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13罪吏上(2 / 2)

加入书签

哪知就如此之巧,方湛一行入云州城的当天夜里,这个叫尤谨的犯人就趁狱卒交替班次之际,从狱中堂而皇之地消失不见了!

知府黄谦量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哭诉到方湛跟前时,距发现人犯失踪还不过半个时辰,他匆匆赶往刑狱,只检视一圈便推断出,尤谨的潜逃定有府衙内部人员接应安排。

墙内有眼,他不便声张。好在黄谦量不至于太糊涂,已经第一时间着人封锁府衙,方湛则下令卫所军并州府官兵搜索整个云州城。

然而轰轰烈烈的大搜查不过是方湛的幌子,对方既敢在钦官眼皮子底下行动,想来内应之人自信了得。他笃定这人犯多半就躲在府衙里,正伺机潜出。

于是他也静静等待,等待一个能亲手送给对方的机会。

只是伴随这机会而来的还有一人??韩穗。

他始料未及,亦不想拿她做局。可擅对弈者深知,局势生成的时机稍纵即逝,他不得不在片刻的犹豫后作出决断,故意大张旗鼓要组织临时卫队护送韩家小姐,只赌那暗处的内应定不会放过这个将人犯混入队伍、送其出府的机会。

之后发生的事显然验证了他的预判。假冒兵卒的逃犯掉离卫队试图脱身,裘明将其追堵到无人远巷之处擒住,将其交予手下带走,自己则装出让犯人逃脱了的假象无功而返。

这样一来,匿于衙署的内应听说“逃兵”未被抓住,自然会有善后行动。只要他有动作,就无法一直躲在暗处。

而方湛命裘明在此设暗狱私审,只因他直觉此人出逃的时机过于蹊跷,似乎是出于惧怕他的到来。究竟他来云州会产生怎样的影响,竟然比被入奴籍流放岭南还要可怕?

果然这人一到玄英卫的手里,吐出来的东西大有乾坤。

这不起眼的小吏可不单只是伙同县令买卖徭役、鱼肉乡里如此简单,甚至可以说,他就是被绑县令葬身火海的关键证人之一。

据他招供,发生民乱那日,他本是从县衙后院一处狗洞逃了的。他知东窗事发,自己与县令的勾当败露,出去后也不敢去邻县或州府报官,径直回家安顿好老母,匆匆收拾了细软,准备逃到外地躲几日风头。哪成想还没跑出叶阳县,就被一人拦下。

此人名叫张金龙,是万顺镖局的总镖头,与刘百盛多有生意往来,曾与尤谨一处吃过酒,也算个老相识。这位熟人开口就是要他与自己回去解救县令,说是雇主刘百盛的意思,事成后会与他一大笔银钱。

尤谨这才知道,乱民已冲陷县衙,将县令捆了起来押作人质,就连官兵来了也不敢轻举妄动。张金龙仗着有点身手,准备趁夜前去营救县令,只是不熟悉县衙内布局,需要尤谨跟他一起进去指路寻人。

于江作为县令没少给刘百盛行方便,二人的交情尤谨是知晓的,因而对张金龙的话不疑有假,甚至觉得刘百盛仗义十足。又听张金龙说田内官有法子保住他二人官职,更是安了心,心想事成后说不定还能靠此功升个一官半职,当下便鬼使神差地答应了。

只是他万万没有想到,当他按照约定潜入县衙并迅速找到县令于江被绑关押的房间后,张金龙竟二话不说,一掌将自己砍晕在地。

再醒来时,尤谨发现自己正躺在火海之中,旁边的县令早已不省人事,可他自身难保,管不了那许多,用椅子砸开窗翻越出去,趁乱逃出已火光冲天、惨叫连连的县衙。

捡回一条小命的他本想回家躲起来,走到半路,却越想越不对劲,兀地反应过来,张金龙叫他去救于江一事,分明就是个圈套!

定是刘百盛得知县衙被百姓围攻,生怕他与县令落难后将其攀咬出来,这才叫张金龙哄骗着自己回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