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18第十八章(2 / 2)

加入书签

所以,看,是看不出个所以然的。

“建舟啊,去,给爷爷倒杯茶来。”康乾将断了把手的壶从檀木匣子里拿出来。

这是一把仿明西施壶,为什么看一眼就说是仿的呢?因为就西施壶的制式,以紫砂为最,史料里就没有西施青瓷记载,所有的青瓷茶器类别里,也没有人做过西施壶。

不是因为西施壶不好做,相反,紫砂料的西施壶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一种经典制式,青瓷之所以没有,是因为古代的监造部审核严厉,上头指定什么料做什么东西,下面人是不能自由发挥的,在那个皇权至上的年代,能工巧匠再有想法,也得先打了申请才能领到材料创新,很不比现在的学徒们行动自由,想做什么就能烧个什么。

康乾就曾经烧过很多奇形怪状的东西,都是他初学捏坯时发挥想像力创造出来的,虽然很废胎料,但他爷爷为了培养他的兴趣,愣是忍着心疼没有说他,反而鼓励他将打磨出来的粗糙玩意全部投进龙窑进行煅烧,西施壶这么经典的壶型,他自然也烧过。

因为相比提梁壶而言,西施壶的制作难度,和烧制方式,都很容易,非常适合初学者们拿来练手,因为不管做成什么样,只要不炸,是怎么送进窑里就能怎么原样出来,不用担心会像提梁壶那样塌了壶把手或陷了壶底凹槽。

当然,这并不等于西施青瓷壶就很容易烧,壶形不变的情况下,还得釉色合格,开片均匀,以及具有一切属于青瓷的特性,只这样,西施青瓷壶的创新才算成功。

康乾手里的西施青瓷壶就属于这类的创新款,且是一把成功烧制出“鱼子纹”的哥窑青瓷。

也几乎是第一眼,他就认出了这把壶的来历,竟是他十八岁时,他爷爷亲手用他自己捏制的胎体,加了自己调配的独门釉方,成功给他烧制出的生日礼物,壶底甚至还刻了他的字,一个乾字。

因为这种独门将军釉,是从古瓷青铜釉里提炼出来的弱化版,色泽翠绿,又渐深如古代将军身上的铠甲,暗光处色彩古朴,亮光里有如翠羽,深度结合了青铜生笞绿前期的渐变期,给人一种扑面而来的故时旧日般庄重感,故被追捧者起了个非常好听的名字,叫将军。

这是他爷爷康大成一辈子的成就,也是助他成为民间国大师称号的独门秘方。

“……爷爷,茶水,茶水来了……”姚建舟接连叫了两声,才将出神打愣的康乾给叫回了神,眼里不免带上了担忧。

就刚刚,康进宝和万艳艳已经被医院的保安给围起来了,胡卫金和他带来的简良眼神沉的吓人,大有要以人命抵壶命的架势。

万艳艳已经不敢撒泼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